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乡村医生无力坚守调查 补助少工作多的双重压力

2013-06-26 09:11 来源:法治周末

作为基层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庞大的村医群体却在近年陷入了困境

  作为基层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庞大的村医群体却在近年陷入了困境

  今年,是乡村医生石占起坚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邵家峪村卫生室岗位上的第47年。64岁的他,头发花白,右眼有轻微的白内障。

  “(政府)一旦解决村医养老问题,我马上退休,一分钟都不想干了。”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6月20日,石占起作为当地乡村医生的一员,参加了由卢龙县卫生局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着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问题展开,却最终只给出了模糊的解决期限——“迟早会解决”。 “再耗下去,我们就成‘地下工作者’了。”与石占起同行的一位乡村医生蹲在地上,双手抱住头说。

  村医们期待着“迟早解决”的时间能尽快到来。但卢水镇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上面没有具体政策的情况下,(村医)养老保障不可能解决”。

  对于“上面”一词的含义,该工作人员解释,起码是地市级,比如秦皇岛市。

  而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目前全国仅有北京、浙江、江苏等少数地区解决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

  昔日风光的“赤脚医生”

  那时当上村医并不容易,“得托关系、走门子才行”

  随着卢龙县县卫生局召开的这次会议结束,对石占起而言,另一个逐渐到来的日子,对他而言也意义重大。

  这个日子,是6月26日。

  48年前,也就是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这一席话,后来被称为“六·二六”指示。当年,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卫生部党委提出《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

  “赤脚医生”应运而生。所谓的“赤脚医生”,就是走家串户、半农半医的卫生员。

  时至今日,“赤脚医生”的名号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而由其演化而来的乡村医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却仍然在四处奔忙。

  石占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小学毕业后,他师承当地一位老中医。1966年8月,他成为邵家峪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

  据石占起回忆,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当地乡村医生的工资实行工分制。从工分制度上看,与一般人相比,村医显然是份体面的工作。“当时,群众每天劳动得10个工分,乡村医生可以拿十二个工分,每月另加3元工资补助,略高于乡村教师。”

  因此,那时当上村医并不容易,“得托关系、走门子才行”。

  彼时的风光景象,令几十年后的石占起再次提及时,嘴角仍然不自觉地翘起。

  随着农村合作社体制的逐步解体,乡村医生“拿工分”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看病赚钱”。

  这一改变,使一部分医术不够火候的村医被淘汰,而石占起却迎来了事业的黄金期。

  忙碌,成为石占起形容自己当时工作状况唯一的词汇——不仅要在村卫生室坐班,一旦有急诊,他还得背起药箱,蹬着自行车出诊。

  “太忙了,不仅有本村的病人,还有外村的。每天我只能吃一顿正经饭。”他说。

  昔日的“富村医”石占起并非孤例。

  来自江苏省丰县的村医岳增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有一天晚上,我出了7次诊。后来,到人家家门口敲了门,等对方开门时,我已经倚在门框上睡着了。”

  值得欣慰的是,忙碌的工作可以换来相应的回报。当时,县里有的医生一个月收入不过68元,但石占起比他们“高得多”。这种差距,使得在面对一些医院的邀请时,石占起也没有离开自己工作的乡村。

  然而,石占起等村医的“高收入”,却在2003年戛然而止。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