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我国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调查 尾气污染威胁健康

2013-07-16 10: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尾气严重超标

尾气严重超标

  年初以来,我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官方网站发布报告披露,受雾霾影响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高达约6亿人。雾霾天气频发,相关部门多有作为,且治理力度日渐加大,但为何收效甚微甚至愈演愈烈?

  记者行程10余省份,走访上百名业界人士和普通百姓,对目前我国雾霾治理的现状、窘境及背后的各方博弈进行了深入扎实的采访调查,从企业、区域和行业等多个层面探源雾霾,探究可行的治霾之路,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可资观察的视角。

  国家发改委上周表示,今年初以来,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受此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环保部原副部长张力军日前直言:“尾气排放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气排放直接威胁群众健康。”

  受访专家介绍说,尾气排放无法尽如人意,既有车的问题,又有油的问题,“车油不同步”一直困扰我国尾气防治。目前我国涉及机动车尾气防治的标准有两套,一套是《车用汽油》《车用柴油》的国家标准(俗称“油品标准”);另一套是“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俗称“汽车标准”)。

  “车油不同步”体现在,一方面,过去炼油厂的达标油品上市长期滞后于新车型上路,导致“有(达标)车没(达标)油”;而另一方面,北京今年以来在全国率先供应国五标准油品,但由于北京与周边地区油品标准不衔接,又面临外地进京车辆的排放严重超标,导致“有(达标)油没(达标)车”。

  记者在京、冀、鲁、陇等多地调研了解到,在业界人士的讳莫如深之处,各自都有难以洗白的致霾之责——一是排放量大的柴油车被违法“套牌”,国一、国二车当国三卖现象普遍,在用车年检的尾气环检更是形同虚设;二是石化企业主导了油品标准的制定,导致油品标准迟迟滞后于汽车标准,拖了尾气减排的后腿;三是民营炼油厂为了和“两桶油”抢地盘打起价格战,不惜“以次充好”违法出售“塑料油”。

  年检走过场 国一车当国三卖

  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有的厂家针对不同区域的监管宽严程度,投放不同的汽车产品:北京管得严,在这儿卖的产品就又好又便宜;河北、河南甚至西部等管得不严的地方,就把“三元”变“两元”,甚至有的厂家为省钱只装一个三元催化器的空壳,里面啥“瓤”都没有,新车备案时只要指指该装置的位置就算通过了。

  董扬也许想不到,作为代表汽车厂家利益的行业协会负责人,他不经意间泄露了一个全行业“不能说的秘密”。
在去年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讲了个小故事:“去年我们有一家车企被一家公司告上法庭。这家公司买了一辆它的车,通过尾气环检,发现标注为国三标准的车,实际上是国一的排量……这个车企老总急了,让我们协会帮忙,我说我没办法帮你:一方面我不能说你做得没错,另一方面我不能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拿国一对付国三——这是汽车行业潜规则。”

  也许是意识到最后一句话的杀伤力,再加上现场列席着数名汽车行业跑口记者,董扬在会议期间连续三次强调:“拜托你们媒体不要报道了。大家心照不宣就完了!”

  汽车标准越高,污染物排放量越低。环保部近日发布的《2012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按排放标准分类,占汽车保有量9.5%的国一前标准(俗称“国零”)汽车,其排放的四种主要污染物占排放总量的40%以上;而占保有量53.7%的国三及以上标准汽车,其排放量还不到排放总量的25%。

  据公安部近期通报,201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1.2亿辆,年增长1510万辆,一年的增长量就超过了1999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正是为了缓解机动车保有量激增带来的空气污染,我国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实现了汽车标准从国二到国四的“三级跳”。然而,记者调查近半年了解到,由于国内车企的尾气排放作假手段五花八门,再加上新车型备案和在用车年检方面的监管漏洞,汽车标准升级带来的减排效果面临被抵消的风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原总经理苏晖介绍说,公安部、环保部批准汽车厂的新车目录后,汽车厂要拿着该目录到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备案,后者认可后再通知当地车管所上牌。但个别经销商找“代办中介人”,通过内部关系“公公关”,就在车管所把超标排放车辆的牌子办下来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分析道,柴油车从国二升级到国三标准,电控系统需要改造,甚至整个发动机需要更换,轻卡、重卡的改造成本从四五千块到三四万块不等,而一辆重卡的价格顶多也就20万。正是为了压缩升级成本,部分经销商跟地方车管所串通,把国三公告型号违法套在国二公告型号上。

  受访专家表示,作为汽车的尾气净化装置,三元催化器表面涂有铂、铑、钯等三种贵金属,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排出的绝大部分气体是对空气没有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部专家披露说,一辆奔驰车的三元催化器价格高达三五万块钱,其他车型的类似装置也价格不菲。有的车厂家卖整辆车净赚的钱,还不够在尾气净化器里面使用铂合金赔上的钱。就为了缩减升级成本,这些厂家跟监管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在铂合金上偷工减料甚至连加都不加,把“三元”变“两元”,导致氮氧化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有的厂家甚至针对不同区域的监管宽严程度,投放不同的汽车产品:北京管得严,在这儿卖的产品就又好又便宜;河北、河南甚至西部等管得不严的地方,就把“三元”变“两元”,甚至有的厂家省钱到只装一个三元催化器的空壳,里面啥“瓤”都没有,新车备案时只要指指该装置的位置就算通过了。

  “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一部分是各省环保厅自查,另一部分是环保部组织六大区域督查中心的督查。”上述人士举例称,广东某地近期抽检,2007款某车型的1000辆车都被检出尾气排放超标。南京市环保部门去年则在新车注册登记环节发现一些“假国三”柴油车。尽管不愿细说,但该人士强调:“这些车企都不是边边角角的,说出它们的名字,全国老百姓都知道。”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表示,当地确实曾在抽查中检出超标排放的车辆,但受制于管理权限,不能异地处罚,只能责令车企对超标排放的车辆更换净化器。受访专家普遍对此指出,当前相关法律的震慑力明显不足。比如,今年起开始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召回范围仅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导致中国无法像美国那样,对环保不达标的车辆进行召回。2007年《物权法》施行后,环保部门也无法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对老百姓已经买回家、在用的超标排放机动车进行没收销毁。

  除了新车备案乱象,北京市500万辆在用车也是个监管盲区。苏晖呼吁,一定要根除在用车年检走过场的局面。“年年在年检,年年能过关,凭什么呀?三元催化器有一定使用年限,超过年限使用,尾气排放会严重超标,但只要托托关系,都能蒙混过关。不拿这方面开刀,就算每年再上路多少辆国五标准新车和新能源汽车,雾霾能减少吗?!”苏晖表示。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