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哥”情系哈密教育 回郑考察却没时间回家

2012-12-11 06:1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他

  情系哈密教育的“幸福哥”

  在新疆,王幸福被分到了哈密市高级中学,这是哈密地区唯一一所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合二为一的学校。

  在哈密,学校的职能,大多还是比较单一的教授知识。各个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比较缺乏。王校长利用班会课的时间,逐步引入郑州市的道德课堂模式,并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积累。他还通过大量实地考察,撰写调研报告,对哈密市高级中学的管理、教学等工作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除在“软件”工作上努力外,为了改变边陲落后的办学条件,王校长积极搭建豫哈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每周郑州与哈密之间的航班只有两趟,王校长充分利用航班的时间差,在哈密和郑州之间奔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哈密市高级中学先后引入智能快拍仪,让学校建立自己的优秀资源库成为可能,将信息化教学引入哈密;为了让边陲的教师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王校长还积极筹建国际部,使边疆孩子们出国念书的梦想成为可能。

  “我父亲已80多岁了,母亲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好。以前我在郑州工作时,差不多隔两周就要回老家看望他们一次。援疆一年多来,在二老床前尽孝的机会就少了很多。这次随哈密教育局考察团回来郑州考察学习,5天了,我连家也没顾上回,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上王幸福时,他的声音里满是疲惫。

  他们

  援疆的教师“忠孝难两全”

  王幸福的例子,只是众多河南援疆教师的其中一个:

  郑州12中英语课教师马春堂的家庭条件不好,爱人下岗,自己有肾病。但是,家庭的困难并没有影响马春堂的工作,每天到学校的最早,先打扫卫生,然后整理教案。

  来自鹤壁市淇滨中学的隋福太,被分到哈密市四中,这是一所全封闭式学校,暑假不放假。隋福太的父亲患哮喘等多种疾病已经多年。隋福太心系学生,坚守讲台,父亲住院后,他也没能回去。直到父亲去世,才匆匆赶回。

  来自鹤壁市山城区的郭雅,任哈密市第十中学副校长。去年,哈密市要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主抓学校德育工作的郭雅,制订学校创卫实施方案,并带领老师、学生到街道上打扫卫生。因为过度劳累,一学期下来,郭雅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大家劝他休息几天,但他又一头扎进了学校。

  在北疆的伊吾县高中,来自郑州市外国语中学的老师郝晨曾为援疆而推迟婚期。

  据统计,从2011年2月至今,河南省郑州市的4批90名教师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支教。

  而按照计划,到2015年,郑州市将为新疆哈密地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分十批培训中小学教师630人,每期培训时间为5个月,同时抽调295名中小学优秀教师赴新疆支教,每期时间为5个月。(记者 吴战朝 王灿)

责编:周艳博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