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这份鸟类迁徙地图,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郑州市的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刚好位于中线的中心位置。”
郑州黄河湿地169种鸟
留鸟42种 夏候鸟42种
冬候鸟47种 旅鸟38种
每年200万只候鸟留在郑州过冬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宣传科的赵宗英告诉记者,每年仅在郑州黄河湿地过冬的候鸟就有200万只左右,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上都很稀有的有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31种。途经郑州的候鸟分为夏候鸟、冬候鸟、留鸟和旅鸟4类。
旅鸟:夏季在某一地区繁殖,冬季在另一地区越冬,在春秋季规律性地从某地路过。
留鸟:终年居留在某地,一年四季不发生迁徙。
夏候鸟:夏季在某地繁殖,秋季到较温暖的地区越冬。
冬候鸟:冬季飞来越冬,夏季离开繁殖。
万只大雁今年在郑州过冬
昨日下午5时许,在黄河大堤上的黄河二桥附近,赵宗英架好望远镜说:“今天光线不好,你必须借助望远镜看。”
他很快找到了大雁,并让记者通过望远镜看,“上面的一排会蠕动的小黑点,就是大雁。”赵宗英说,这一群有四五百只,这种大雁的学名叫豆雁,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常见大雁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豆雁体格较大,每只重约十几斤,大雁吃麦苗、小鱼、植物种子等,今年来郑州越冬的大雁最少得有1万只以上,“它们精得很,河中间的沙洲,人不好过去,它们就呆在那里,就这还不放心,还留有放哨的大雁。”
赵宗英说,大雁已经连续6年来郑州黄河湿地过冬了。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