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牛肉价格延续着长期以来的上涨趋势。省畜牧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省牛肉均价为每公斤57.03元,是2005年10月牛肉均价每公斤16.55元的3.4倍。
牛肉价格缘何牛气十足?肉牛产业如何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牛肉价格持续上涨
“少割一点儿,够炖两顿汤就行了。”10月31日,在郑州一家超市的牛肉专卖柜前,看着一公斤七十多元的高价,郑州市民王女士只买了一小块牛肉。
走访了郑州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后笔者发现,农贸市场的牛肉价格一般在每公斤50元左右,而超市售卖的牛肉,最便宜的牛腩也卖到每公斤71.6元,牛腱则每公斤高达91元。
一家农贸市场的商贩总结,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2月是牛肉消费的旺季,春节前可能会更高。
养殖户积极性不高
“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是造成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省畜牧局总畜牧师任心俊分析说,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牛肉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肉牛存栏量不断下降,市场上牛肉供应量一直在减少。
商丘市睢阳区路河乡熊楼村的窦振江2007年开始在家乡养牛,目前存栏100多头。他算了一笔账:现在从东北买一头800斤左右的架子牛需要1.2万元,这两年饲料价格翻了一番,人工成本也涨了一倍,养一头牛一年只能赚2000多元。
驻马店市畜牧局畜牧科科长李连贵告诉笔者:“散养户养牛不划算,还不如在外打工挣得多,比较效益低让相当一部分养殖户放弃转行。驻马店肉牛存栏量由2010年的140万头下降到去年的124万头。”
此外,有业内人士坦言:“肉牛产业越往终端做越赚钱,也就是说养牛的不如宰牛的,宰牛的不如卖牛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养殖户养牛的积极性。”
肉牛产业急需扶持
李连贵说,虽然今年的牛肉价格不断上涨,带动肉牛规模养殖户快速增加,但补栏量短期内难以上去,“养一头育肥牛需要20个月左右,而且母牛10个月才只能生一头牛犊,周期太长。”
“相对于母猪和奶牛的各种扶持和补贴政策,目前为止肉牛产业还没有一个专门性的扶持政策,这也是影响肉牛存栏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邓立新说。
“母牛存栏量大幅下降,对肉牛产业的根基构成了潜在威胁。”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兴磊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和补贴力度,或成立牛产业发展基金,提高养殖户饲养母牛的积极性。
据了解,最近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把冀、鲁、豫三省规划为肉牛肉羊生产的重点区域,将对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场建设和牛羊肉加工给予重点扶持,这无疑会给我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打上一针强心剂。 (卢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