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母亲救尿毒症女儿 "妈有两个肾 好的给你"

2013-09-25 08:2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王学凤望着女儿,一言不发

王学凤望着女儿,一言不发

谈及女儿的病情,王学凤不禁哭了出来

谈及女儿的病情,王学凤不禁哭了出来

  58岁的王学凤亲手将两条象征着平安吉祥的五色彩线,绑在女儿孔翠翠略显瘦黑的手腕上。

  “希望我女儿能长命百岁,健健康康。”这是王学凤许下的心愿。

  她说,她不知道心愿能否成真,但患有尿毒症的女儿需要她,这是她唯一明白的。为了帮女儿换肾,王学凤省吃俭用,外出打零工,平时1元钱的矿泉水都很少买。

  讲述:

  女儿查出尿毒症,她感觉“天塌了”

  9月20日,记者乘车前往孔翠翠家,三门峡灵宝市故县镇孔家营村。

  院内,水桶扫帚等杂物堆积,稍显凌乱。角落里杂草肆意,似许久未清理。

  进屋后,虚弱的孔翠翠正半躺在床上,慌忙起来招呼记者。在她身后,坐着一位皮肤黝黑的农村女人,孔翠翠介绍说那是她的母亲王学凤。

  2011年5月,26岁的孔翠翠和丈夫在杭州一家电子厂打工时,突感身体不适,后经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

  “天塌了!”王学凤说,那是她听到女儿得病后的第一感受。

  因身体虚弱,无法工作的孔翠翠只好和丈夫一起挤上回家的火车。当年6月,孔翠翠在西安一家医院做腹膜透析手术,但她仅带了些透析的药品便匆匆返回家中。而对于医生建议的换肾手术,她只字未提。因为那二三十万元的巨额费用,是一个她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在孔翠翠床头的墙壁上,钉着一根钉子,她说那是用来悬挂透析药包的。每天,约4斤重的冰凉药水顺着管道进入身体,再由另一管道将原本体内的药水排出,以此来排毒。

  就这样,每天药水的轮回翻转,就是她生命的延续。

  困境:

  为省医药费,自己回家做透析

  顺管流下的药水,不缓不急。

  姐姐孔翠芳告诉记者,换药时,孔翠翠有时会抬头看看药袋,一言不发。或许是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所以她的神情有时也会格外专注。

  然而那一次,外表看似柔弱的孔翠翠,对于自己的生命抉择,却是前所未有的决然。

  2012年11月,孔翠翠突然病危,昏迷不醒的她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治疗才脱离危险。孔翠翠说,那次是因为她将每天三次的透析,压缩成每天一次,身体严重浮肿,才导致病危。

  “我不想再拖累大家,死了算了。”孔翠翠告诉记者,即使是自己回家做透析,每天也需要花费100多元,一个月就是5000多元的药费,这对于他们这个贫困家庭来讲,仍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为此她才选择这种方式。

  今年3月,灵宝市故县镇政府得知此事后,在全镇发起了一场救助捐款活动,共募集到捐款1.8万余元。6月份,灵宝生活网、罗门婚纱等企业单位也送去了4万多元爱心善款,但这对于换肾手术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希望:

  好心人伸援手,救我女儿一命

  “换肾吧,这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孔翠翠说,她不止一次听到别人这样劝解,可她始终不同意。“仅做个配型检查,就需要四五千元的费用,家里哪有钱啊。”

  今年5月,带着爱心人士的善款,母亲王学凤同意前往西安做换肾配型检查。三周后结果出来,母女俩配型成功。

  “妈有两个肾,好的那个给你。”配型成功,这让王学凤兴奋不已。

  然而,幸福的时候并没有持续多久。几周后,王学凤再次前往西安进行身体全面检查时,得知自己的肾有问题,并不适合捐献给女儿。

  “算了吧,算了吧。”孔翠翠说,希望突然的破灭,再加上日复一日的透析费用,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就在孔翠翠失望的时候,今年9月初,又接到一好心人打来的2万元爱心款,这让母女俩重新燃起了求生的欲望。

  “为了攒钱看病,有时间了我就外出打工,平时连1元钱的矿泉水都很少买,可医药费就需近30万,这可咋办啊?”王学凤说,除了好心人的捐助外,自己家里也凑出了一部分,然而巨大的医药费让她一筹莫展。“现在,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家里还有数万元的外债。”

  “我女儿才28岁,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们,救我女儿一命。”王学凤泣不成声。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教育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