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文二代靠父辈闯天下?业内:时代文化的产物

2013-04-07 08:39:00 来源:西安晚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莫言 

  莫言

   莫言之女管笑笑

  莫言之女管笑笑

  一批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悄然崛起,正以强劲的气势在文坛卷起一阵狂潮,比如笛安、叶子、管笑笑、童天米、吕亦池、那多、肖铁、刘轩、郑亚旗,而他们的父母辈有很多是文坛名人:李锐、叶兆言、莫言、苏童、池莉、赵长天、肖复兴、刘墉、郑渊洁。

  近日,山东卫视筹拍电视剧版《红高粱》的第一编剧确定是莫言的爱女管笑笑,第二编剧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青年编剧潘耕,同时也是管笑笑的闺密。消息一出,诸多网友热议:“莫言女儿管笑笑任编剧的电视剧版《红高粱》,能否复制昔日电影的辉煌?管笑笑是否在借着‘文二代’的身份造人气呢?”

  并非噱头

  管笑笑为剧本付出多年心血

  据了解,电视剧版《红高粱》自2002年开始由西安一家影视公司筹备,至今已有11年。中途几经周折,换了好几位编剧。近日,莫言将改编权由西安的影视公司转给了山东卫视,之前外界猜测莫言本人会亲自担纲编剧,但此重任最终落到了其爱女管笑笑的身上。

  管笑笑毕业于山东大学,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文学院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目前正于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当代文学博士。父亲在文学上对她的影响与栽培,使她拥有了对文学充沛的热情与较高的造诣。管笑笑从2009年开始接管剧本改编的事宜,为了注入新鲜血脉,她还找来了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的闺密潘耕一起合作。

  此次,管笑笑决定放开手笔,写出一个别样的《红高粱》,剧本或对“九儿”和“余占鳌”有新的诠释,同时会加入很多有趣的人物,增添幽默色彩。两人已为改编电视剧《红高粱》付出了多年心血,其间,得到了莫言的支持与指导。管笑笑在前年怀孕期间仍坚持工作,为了更好地把握精准的“红高粱”命脉,她对剧本大纲精益求精,易稿了十余次。如今,剧本的雏形已定。

  业内观点

  他们是时代文化的必然产物

  这几年,“文二代”现象一直备受瞩目。对此,北京含章行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飞翔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生代作家的悄然崛起是时代文化的必然产物,只不过有些被贴上了‘文二代’的标签,即使有这样的现象,我认为也是一个好事儿,因为他们继承的是父辈留下的文化。当然,因为生长的环境和时代不同,‘文二代’与他们的父辈之间的写作风格大多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改变也是创新,正是使他们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决定因素。他们因为生活的状态和阅历没有前辈那么深厚,短时期也不会有前辈那样深重的作品,这也很正常。”

  于飞翔还认为,没必要对“文二代”现象过多渲染,“虽然他们也一定会借助父辈的光环,但如果自己没有创作实力,终归还是昙花一现很快消逝” 。

  这些文二代

  父:莫言,原名管谟业,著有:《红高粱》《生死疲劳》等。

  女:管笑笑,1981年生。2003年,管笑笑以《一条反刍的狗》为处女作杀入文坛。

  父:叶兆言,作家,主要作品有:《一九三七年的爱情》等。

  女:叶子,高三学生,已出版《带锁的日记》《马路在跳舞》等。

  母:茹志鹃,作家,代表作有《静静的产院》等。

  女:王安忆,作家,代表作有《长恨歌》等。

  父:肖复兴,作家,曾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著有《早恋》《啊,老三届》等。

  子:肖铁,1979年生,现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著有《转校生》,译有《大教堂》等。

  母:尚爱兰,湖北人,著有《永不原谅》《焚尽天堂》等。

  女:蒋方舟,1989年生,现在清华大学读书,已出版作品近十部。

  父:东子,作家,代表作《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做父亲的幸福》。

  女:范姜国一,1996年10月生,少年大学生,代表作《玩过小学》《一路玩来是长大》。

  父:赵长天,作家,《萌芽》杂志主编,“新概念作文大赛”发起人。

  子:那多,原名赵延,青年作家。作品有《那多灵异手记》《甲骨碎》《清明幻河图》等。

  父:刘墉,台湾励志作家,祖籍北京,著有励志书《萤窗小语》等上百种。

  子:刘轩,1972年生于台北,著有《颤抖的大地》等。现在哈佛大学读博士。

  父:郑渊洁,童话大王,著有《皮皮鲁》系列。

  子:郑亚旗,现任《皮皮鲁》主编。

  本组稿件综合《楚天金报》《羊城晚报》等

  “文二代”是个伪命题

  因电视剧版《红高粱》第一编剧选定莫言爱女管笑笑,“文二代”一词再次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对“文二代”一说,我以为这是一些人意气用事、逞一时之快的结果,该说法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与可以继承父辈财富而成为“富二代”所不同的是,作家父母可能会在文学方面给予子女一些影响,但却很难成全子女成为“文二代”的。因为,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学创作才华不是物质财富,也不能像物质财富那样能够交棒、传递给子女的。

  三国时,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被称为“三曹”。以“七步成诗”闻名后世的曹植,受到兄长曹丕的迫害,命悬一线时急中生智,才有了“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传世佳作。可见,曹植的文字功夫不是父亲曹操交棒和传递的。宋朝时,苏洵及其儿子苏轼、苏辙被称为“三苏”,其中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大。可事实上,苏轼是因为被贬流放寄情山水间才创作出千古华章的,他的文学才华也不是其父苏洵交棒和传递的。此外,我还想起鲁迅临终前的话:“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大文豪和大思想家鲁迅之所以留下这样的遗嘱,一定也清澈地认识到:文字功夫是不可交棒和传递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文二代”的说法呢?我以为,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傍爹啃老、坐享其成之事混淆了我们思考的视线,用“官二代”、“富二代”之说把我们的思维引到岔路上去了,糊里糊涂间,让我们忘记了文学才华是不可交棒、不可传递的。 (记者 章学锋)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读书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