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寿险上半年“弱复苏”投资型产品“逆袭”

2013-07-25 09:06: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经过了持续两年的“低谷”,基于2012年的“低基数”,2013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在寿险“弱复苏”的带领下,重新恢复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昨日保监会发布的《2013年1~6月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512.4亿元,同比增长11.48%。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69.81亿元,同比增长16.62%;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242.5亿元,同比增长8.97%。

  6月冲规模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根据保监会统计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产寿险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呈缓慢复苏状态。除2月有大幅下降外,其余月份的累计同比涨幅均有所上升。前3月至前6月的累计保费同比增长分别为6.53%、9.2%、9.4%及11.48%。

  总体保费能够恢复两位数增长来源于寿险保费的止跌企稳。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寿险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为负增长1.12%,而前6个月的保费收入同比增幅则为8.97%。

  在四家A股上市寿险公司中,原保险保费收入呈现“三涨一跌”的局面。其中,平安寿险的同比涨幅为15%,领跑上市寿险公司;中国人寿从2012年上半年同比5%的负增长变为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而新华人寿则从去年同期10%的同比正增长变为今年上半年8%的负增长。

  不过,如果从单月数据来看,受年中业绩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各寿险企业均发力冲规模。6月份单月寿险的同比涨幅为25.04%,远超5月份单月的8.53%。

  “为了冲规模,公司在6月份会主推投资型短期产品,因为这样的产品件均保费会较高,有利于保险公司保费的积累。”一家大型险企员工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无疑为保险公司的保费质量埋下隐患。

  保费结构调整

  而一些公司的保费结构亦说明了投资型产品开始“逆袭”寿险市场。从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生命人寿、合众人寿、正德人寿、华夏人寿、国华人寿、光大永明等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均为同比负增长,负增长幅度接近或超过20%。但是这些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负增长缘于其保费结构的调整。其中大多数公司基于无法通过重大风险测试的投资型产品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均与原保险保费收入相当甚至大幅超过后者。以正德人寿为例,其今年上半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仅为4783.15万元,而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则达63.73亿元。

  在上半年的节点上,寿险保费收入的“弱复苏”背后似乎还未迎来基本面的大幅回暖。“受目前银保渠道竞争加剧、银行系保险公司崛起、其他理财渠道的挤压、公众保险意识还有待加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没有利好政策出台的情况下,整个寿险行业尤其是依赖银保渠道的保险公司还将维持目前较低甚至是负的增速水平。”山西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

  所有寿险公司中,背靠渠道优势的银行系保险公司依然是那抹最亮丽的风景。建行、农行、工行、交行旗下的寿险公司均收获同比45%以上的保费涨幅。其中,刚从金盛人寿变身而来一年的工银安盛上半年总保费收入实现了近十倍的增长,成为如今合资寿险公司保费规模新的“霸主”。

  而从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表现来看,则呈现收窄的态势。今年1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涨幅为23.92%,到了6月,上半年累计同比涨幅则收窄为16.62%。

  另外,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7.2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25%。其中,银行存款为2.34万亿元,占比32.14%;债券3.24万亿元,占比44.4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7325.23亿元,占比10.06%;其他投资9746.47亿元,占比13.38%。(杨倩雯)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理财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