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单霁翔院长称故宫安防改造工程年底前完成

2013-05-06 06:48:00 来源:京华时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昨天,故宫文物修复专家向记者介绍“人打钟”的损坏情况。图/CFP

   昨天,故宫文物修复专家向记者介绍“人打钟”的损坏情况。图/CFP

  文物专家称受损“人打钟”可修复 肇事者已被刑拘

  故宫又摊上事儿了。前天,一男性游客将翊坤宫一块窗玻璃打碎并伤及文物。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此为突发事件,肇事者未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就砸碎玻璃。故宫方面表示,损坏的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为国家二级文物,可修复如初。下一步将尽快加装防砸玻璃,并在整个故宫安装数倍于当前的高清摄像头,使监控无死角。

  另据北京警方消息,肇事者来自湖北黄冈,目前已被刑拘。

  □事件还原

  砸窗一瞬间并未被录下

  “砸窗”事件发生在故宫西六宫之翊坤宫。此前网传,肇事者因被工作人员阻止拍照而怒砸玻璃。对此,故宫方面昨天予以否认,一方面现场是允许拍照的,另一方面据监控录像显示,该男子砸窗前未与工作人员有过接触。

  发布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播放的监控录像显示,前天上午11点08分左右,肇事者来到翊坤宫的影壁门旁,此时周围游客在正常参观,他向前走了几步,突然加速冲向正殿右侧的玻璃窗,消失在画面中。几秒钟后,该男子折回,白色T恤沾有血迹,欲走下台阶,被冲上前来的工作人员控制住带离。

  因砸窗处属监控“死角”,该男子击碎玻璃的场景未被录下。据视频信息,肇事者从走进翊坤宫前门到砸窗再到被带离,前后仅15秒钟。

  男子砸窗后曾语无伦次

  事发当时,故宫开放管理处工作人员赵楠正在负责翊坤宫前区的现场看护。据赵楠描述,当时先听到了一声敲击玻璃的声音,他向观众大声提醒“不要敲玻璃”,并迅速接近发出声音的地点,随后就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

  赵楠立刻冲上前去,将把窗玻璃打碎并转身准备离开的一名男性肇事者控制住,询问中,该男子语无伦次地说:“我不砸玻璃,玻璃就砸我”“应该找个人少的地方”。

  保卫人员随后赶到,一边保护现场,一边疏散观众。故宫派出所民警也迅速到达,拉起警戒线进行清场,对文物受损现场进行保护。

  肇事者已经被警方刑拘

  单霁翔介绍,事发后“故宫救护站”的两位值班医生到场,对肇事男子进行止血和包扎,随后其在医生和公安民警的陪同下就医,医院诊断表明,该男子“右手多处皮肤裂伤、右手中指伸指肌腱断裂”,经治疗后,公安机关将其带走进一步调查。

  据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昨天凌晨发布的消息,4日击碎故宫翊坤宫窗玻璃致文物受损的嫌疑人,已因涉嫌故意损毁文物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通报称,经审查,嫌疑人汪某,男,22岁,为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

  □焦点问题

  为何之前不安装防护玻璃?

  翊坤宫正殿展室的窗玻璃被肇事者徒手砸碎,引发网友对故宫安防措施的质疑,认为当安装防弹玻璃来保卫“国宝”。单霁翔称,被砸碎的玻璃应是建国以前的,而不同年代的玻璃和有纹饰的窗框,都是故宫整体文化信息的一部分,所以“历来不敢擅动”,希望观众能感受这个氛围,所以“很慎重”。

  故宫展览部副主任马继革昨天介绍,2011年展品失窃案发生后,故宫特别注重展室门窗的安全防护问题,经一年的调查论证,最后选择具隔绝紫外线功能的防砸板作为透光材料。马继革表示,这种玻璃加厚以后就是防弹玻璃,除防砸外还能防紫外线,是控光和安防的双结合,目前已在故宫承乾宫、永和宫两处试装。

  单霁翔表示,原先想多试验、观察一段时间后再逐步推广,但此次事件促使故宫加快玻璃更新升级的进度。他强调,玻璃的加装要能“可逆”,什么时候安全措施加强到位了,将其卸下,仍可恢复原状,因此将不破坏原玻璃,而是在外加装一层防砸板。

  受损“人打钟”能否修复?

  “人打钟,这回真是人打钟,”单霁翔表示,“文物安全是故宫天大的事儿,文物的任何损坏对我们来说都无比痛心。”故宫专业人员表示,可在一两个月内将其修复完好。

  单霁翔介绍,此次受损的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按照国家文物评定标准为二级文物。故宫宫廷部研究馆员郭福祥介绍,该钟是清宫旧藏,为18世纪英国制造,是当时英国为中国特别制作的,大量的变动机械、彩色料石的镶嵌等细节,均体现对东方市场的适应性调整。

  这只被损的钟并非独一无二,还有另一只一模一样的在翊坤宫正殿展室另一侧展出。郭福祥表示,故宫的钟表修复水平较高,该钟的损坏主要是变形,且有另一件完整的钟表可以作参照,修复不成问题。

  故宫文保科技部副研究馆员王津表示,经初步判断,该钟水法柱及原配玻璃罩破碎,钟锤与一朵转花脱落,金属部件变形,文物本体与其底座分离,但主体结构未受到大的破坏,需将钟拆开后清洗、整形、修复,估计一两个月能完成。

  是否应该设置1米参观线?

  单霁翔表示,为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隐患,故宫展厅内不能通电,室内不仅暗且较为狭小,观众不得不趴着窗玻璃往里看,很费劲,所以不便再设1米线,把观众隔开。

  “我们在试验室内到底能不能进光源?加强室内光源的情况下,能不能加设1米线?”单霁翔说,现在观众趴在窗玻璃上看展厅陈列,3个人就把窗户堵死了,人多时尤其不便,设置1米线后可让6至10个人同时观看。“但类似翊坤宫正殿这样的展厅,外侧台阶较高,宽度又窄,设置1米线后还要考虑游客的安全,再往外退容易掉下去,而不同的殿情况又有所不同,因此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单霁翔称。

  针对此次事件,单霁翔还提到两点纠结。一是文物是否离窗户太近?二是室内陈列的家具上要不要放文物?不放,文物受损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但单霁翔指出,作为一个博物馆,一个原状陈列的展厅,摆放西洋钟的条案必须搁在窗前,西洋钟等文物也当放在案上,因为历史上就如此,否则人们获得的信息就会不完整,会被误读。

  安防新系统装备进展如何?

  单霁翔称,两个月前故宫的安防改造工程已完成合同总量的75%,且大部分已投入使用,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单霁翔表示,翊坤宫在安防改造工程之列,目前尚未开始修缮,鉴于此次事件,下一步将加速高清晰的摄像头更新、加装工作。

  单霁翔介绍,下一步将在整个紫禁城密集加装高清晰的摄像头,加派视频监控的管理人员,确保故宫100多公顷的范围内无死角,全方位覆盖。

  这是否会侵害公众隐私?对此单霁翔认为,“故宫毕竟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公共空间,每一个人的行为应该被准确、连续地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多角度、清晰、完整的记录,为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调查事实经过等提供有力证据。

  单霁翔介绍,加装摄像头后,总数将达现今的数倍。

  单霁翔:决不因此影响扩大开放的决心

  昨天上午,身着藏蓝工作服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带着记者看事发现场,看新安装的防砸玻璃,看待修复的人打钟。

  “我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以后,有很多突发的事情,相互之间都没有太多的关联”,单霁翔说,在故宫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非常复杂的一些情况,但“故宫不能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故宫,必须是一个安全的故宫”。

  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和观众权益的关系,是让他一直纠结的事儿。“我想强调,决不能因为翊坤宫的事件,来影响我们扩大开放的决心,我们还要不断扩大开放”。

  单霁翔说,越封闭越安全,每一次开放都是增加风险的过程,但故宫要继续开放,下一步要把东六宫西六宫内所有的科研、办公场所“从红墙里面搬出去”。(京华时报记者商西周鑫)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国内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