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户外遇难敲安全警钟 教你低温时自救指南

2012-11-09 14:24:00 来源:搜狐旅游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失温会导致昏迷死亡

  失温会导致昏迷死亡

  11月3日,中国部分地区突降大雪,正在张家口明代残长城登山的4名游客和1名中国导游因大雪被困,其中两名游客已经被确认遇难。这起事故再次为冬季户外运动安全敲响了警钟。以下是低温天气时户外运动几种常见伤害,希望驴友们在享受户外乐趣时能够提高警惕。

   一、失温

  什么叫失温?简单说,就是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我们都知道,37.5度以上,就是发烧,39度不降低体温人就会昏迷直到死亡。失温的情况也类似,体温低于35度,人也会意识丧失乃至昏迷死亡。

  失温的表现:

  1、打寒战。2、嘴唇发紫。3、意识模糊。

  理论上,只要环境温度低于体温就会导致失温,实际情况是在得到充分食物补充,身体健康的人,20度下体温大量流失就会失去平衡。如果是10度,则很快就会温度下降到失温。

  风寒和下雨,会迅速的带走热量。也就是说,即使温度在20度,人体暴露在雨淋下(无所谓大雨小雨)就会导致体温降低(人体会用打寒战的方式快速恢复提问)。

  如果在10度,则雨淋下可能会迅速降低体温到失温状态,人体的回复能力已经无法弥补平衡了。

  失温如何急救

  如何急救:

  1、必须尽快减少体温的降低,离开风和雨水,更换干燥的衣服。

  2 、迅速补充热量。内部的热量补充:饮用葡萄糖水溶液、补充热水;外部的热源:如拥抱、烤火。

  失温急救贴士:

  切忌揉搓肢体,血循环会把冷血带回心脏,导致心脏骤停。

  大风天,10度可能会冻死;大雨天,20度可能会冻死。浸满汗水的衣服是罪魁祸首,保持身体干燥是首要问题,其次是适当时机补充能量。避免汗水浸透衣服。

  预防冻伤

  预防冻伤比治疗冻伤容易得多,必须防患于未然。方法如下:

  1、局部冻伤在初期并无明显感觉,因此,对易冻伤部位需密切观察。如有两人以上,可互相观察对方脸上有无白色斑点。

  2、颈部、脸部最好用布围住,将袖口、裤脚扎紧防止风雪吹入。在疲劳、饥饿时切忌在雪地上坐卧,你这一坐卧,也许永远也起不来了。

  3、为防冻伤,要及时活动面部肌肉,如做皱眉、挤眼、咧嘴等动作,用手揉搓面、耳、鼻等部位。特别注意鞋袜的干燥,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或烘干,因为在潮湿的情况下最易冻伤。

  冻伤的恢复

  将受伤部位浸于37.7-40.5度的水中可以恢复温暖。水温不要过热,否则会引起更多的损害。这个温度对人的皮肤来说是温暖的。用温度计仔细的监控水温。脱掉紧身的衣物,将肢体置于水中,并且继续监控水温。当水温下降时,添加热水,使水温保持在37.7-40.5度。不要将热水直接加在受伤部位。要使水进行循环,保持整体水温平均。受伤部位应该浸泡25-40分钟。当该部位呈柔软状、恢复颜色和知觉时,解冻就完成了。受伤部位恢复温暖后会感到非常疼痛。当该部分温暖起来,就应停止温水浸泡。

  不要用干热源来重新温暖。干热源不能有效的保持在华氏37.7-40.5度,会导致烧伤,进一步损害组织。

  冻伤的恢复

  重新温暖完毕,受伤部位应该用无菌纱布包扎起来,避免运动和再次冻伤。

  受伤部位重新温暖后不能用来做任何事情。并且,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冻伤是至关重要的。再次冻伤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可能会引起组织的丧失。如果不能保证受伤组织持续保温,那就不要让该部位恢复温暖。曾经有登山者用冻僵的脚走出山林,并在无损组织的情况下重新温暖双足。一旦组织被冻住了,大的伤害就已经完成。将其保持在冻僵状态不会导致更大的伤害。

  冻伤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

  如果一个人处于体温过低和冻伤状态,首要考虑的事情是重新恢复核心温度。在核心温度达到35.5度后,才可以温暖冻伤部位。

  禁止喝酒──血管扩张会增加细胞液的聚积

  禁止抽烟──尼古丁是血管收缩剂,会增加冻伤的可能性

  在冬天,液体例如白煤油是非常寒冷的(气温低于它们的凝固点但其没有凝固)。白煤油可很快地蒸发到空气中。将非常寒冷的白煤油泼溅在暴露的皮肤时会由于蒸发制冷立刻导致冻伤。所以处理燃料时,一定要戴上手套。

  用皮肤直接接触金属会导致皮肤中的水份冻在金属上。(在非常寒冷的情况下,金属玻璃框会给你造成麻烦)。当你往拉开时,会在金属上留下一层皮肤。不要裸露的皮肤接触金属。

  眼部损伤

  A. 角膜受冻

  这是由于在不戴防风镜的情况下在大风中强行睁眼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精确控制、快速温暖。比如闭上双眼,将热的手或敷布放在上面。捂热之后眼睛必须戴上眼罩闭目休养24-28小时。

  B. 睫毛冻结

  手放在眼上将冰融化,然后就可以睁开眼睛了。

  雪盲症

  C. 雪盲

  也就是阳光灼伤眼睛。

  可以通过戴上防风镜或有边护的太阳镜来预防。在雪地里,无论阳光灿烂还是多云阴天,保护眼睛免受灼伤都不容忽视。如果云层稀薄,雪盲甚至会在雪暴时发生。

  症状

  眼睛暴露8-12小时后就会发生

  眼睛有干涩、刺痛的感觉,然后会觉得眼里充满沙子,眼球转动或眨眼异常疼痛,眼睛暴露在强光中被刺伤,眼睑胀大,眼睛发红且泪多。

  处理方法

  用敷布冷敷,呆在阴暗的环境下。

  不要揉搓眼睛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户外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