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都市频道记者以本土媒体人的视角报道航天大事件
  • 2013年06月26日 08:25

  • 来源:东方今报

  刘瑞锋回忆,从“神舟十号”在视线中出现到消失的两分钟内,他们的两台摄像机、一台照相机就在不停地拍、拍

  刘瑞锋回忆,从“神舟十号”在视线中出现到消失的两分钟内,他们的两台摄像机、一台照相机就在不停地拍、拍、拍……

  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这是一个宁静的地方

  在这里,两位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记者

  以本土媒体人的目光和视角

  更深入、更直接地报道了航天大事件

  □东方今报记者 毛韶华/文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 刘瑞锋 张国超/图

  “神舟十号”发射期间,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作为河南唯一受邀媒体,曾前往现场发回报道。

  那么作为一家地面频道,在第一现场报道这一重大事件,记者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们有哪些难忘的经历,遇到了哪些问题?

  在“神舟十号”即将回家之际,东方今报记者带着读者的提问,独家对话都市频道记者刘瑞锋、张国超。

  【契机】 河南神女,引领地方媒体走近航天领域

  为什么在中央媒体居多、地方媒体屈指可数的东风航天城内,能有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一席之地呢?刘瑞锋神秘地向记者透露:“这事儿还得从‘神舟九号’聊起。”

  刘洋,是第一位飞天的中国女航天员,也是咱河南老乡。去年,正是由于她的出现,进一步吸引了河南媒体更深入更直接接触到航天员这样一个群体。

  从神舟九号发射时在刘洋家进行直播,到去年10月底在北京航天城和刘洋的直接对话,刘瑞锋说,在此期间,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一直在为能更好地帮助家乡人了解航天员,走进他们这个群体而不懈努力。

  刘瑞锋告诉东方今报记者:“有了神舟九号的成功报道,当然我们也期待能进一步走近神舟十号。于是今年,我们就提前提出了这个申请。经过了层层审批,最后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获得特批,作为河南唯一的媒体代表随中央新闻采访团,从北京赶赴酒泉。”

  【出发】 两个人九个包,这是史上最多的一次装备

  刘瑞锋和张国超都是70后,他们是都市频道的“老记者”了,汶川地震、国庆大阅兵、内蒙古矿难……各种类型的报道他们几乎都参与过,可以说是身经百战。在这种时刻准备着的状态下,接到采访通知的第一时间,他们便立即赶赴北京。

  “我们就稍微收拾了一下。”不善言辞的张国超如此介绍。可是聊着聊着,东方今报记者却发现,这所谓的“稍微收拾了一下”其实说的是他们个人的行李。而用于工作的装备,他们却满满当当装了九个大包。

  “两台摄像机、一台单反相机、一台编辑机、两台架子。我们两个人身上背满了包。”刘瑞锋也承认,从来没有哪个采访能令他们带上这么多装备,他笑道:“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必须给观众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能留住记忆的瞬间啊。难就难一些吧,不能托运,我们在途中就找个小板车代劳,把行李全放上去。就这样一路带到目的地。”

  【印象】 轰轰烈烈的航天城,其实是个宁静之地

  “神舟十号”的发射场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刘瑞锋说,至今他都忘不了从飞机上穿越这片沙漠时,体会到的那种荒凉感。

  “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偶尔能看到戈壁滩上的沙漠刺,在顽强地生长着。”两人赞叹,“环境这么恶劣的地方,竟然建了这么大的一个航天城。真是奇迹!”

  进入东风航天城后,便觉得豁然开朗。“这是聂荣臻元帅当年亲自在大戈壁滩中选的地方。从上世纪50年代的两弹一星开始,好几代的科研工作者都在这里不懈努力。所以它才从大漠戈壁发展成如今功能齐全、世界领先的三大载人航天发射场之一。”刘瑞锋说,这里其实就像一座小城,很独特、很宁静、很有秩序。“街头人很少,路很宽,车都是以20码的速度行进,没有人鸣笛,静静的,不时有哨兵从你面前走过。用老百姓的话说,这里就是一片世外桃源,大漠里的一片净土。”

  宁静的小城,晚上更静。唯一的娱乐,就是傍晚时分人们跳起的广场舞。人们三五成群集中在广场上,那是航天城的普通人每天最快乐的时刻。

  科研人员的家属告诉刘瑞锋,其实这里就两个字——简单。“为什么说简单,因为这里人的心愿都是一致的,就是把火箭打上天。”

  刘瑞锋说,看到有河南媒体到来,航天城内的河南籍官兵都很激动,一位在那里工作了28年的郑州大姐,更是为他们的采访提供了多次帮助。“由于发射任务较重,他们常年驻守大漠深处,无法与家人团聚,很多人四五年才能回一次家,把自己的青春和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这片光荣而神圣的土地。”

  【见证】 这种震撼,只有开心地吼出来才足以表达

  从出发到返程,刘瑞锋与张国超此次采访任务共经历了8天。除了常规采访,让他们感到最震撼的一幕,当然还是在发射当天的拍摄。

  在刘瑞锋的记忆中,当天天气极好。万里无云,一片晴空。可是这样,也就意味着暴晒。到达发射场时,在距离正式发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他们一直“坚守”在自己抢到的最佳位置,即发射架的正前方,直线距离1500米处,“瞄准”着远方的发射架。

  尽管暴晒,他们也没闲着,与同行交流、见缝插针地出镜采访、做发射前的设备调试,他们利用所有的时间拍摄、捕捉、寻找……

  真正发射的一刻到了,刘瑞锋说,那一瞬间,感觉大地在震颤,人也和镜头一起发抖。但是,身为记者,在彼时无暇顾及这些,从“神舟十号”在视线中出现到消失的2分钟内,他们的两台摄像机、一台照相机就在不停地拍、拍、拍……

  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们才“醒过来”。“那种震撼和兴奋,完全无法用语言表达,人们都在欢呼,只有开心地吼出来,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回忆彼时,刘瑞锋与张国超觉得,这或许是记者生涯中最值得铭记的一幕。但是说到遗憾,他们也有太多太多:“我们拍到的,记录下的还远远不够。”

责编:刘天娇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媒体人

  • 郭蕊

    郭蕊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好房好家》主持人郭蕊

  • 依明

    依明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民生热线》主持人依明

  • 容帆

    容帆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财富黄金档》容帆

  • 何君

    主持人何君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财经第一线》财经午间道》主持人何君

  • 李莉

    李莉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财经第一线》《财经午间道》主持人李莉

  • 晨风

    晨风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财经第一线》《财经午间道》主持人晨风

活跃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