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贫瘠的关中旱地,是什么让袁家村和马嵬驿异军突起独领风骚?资源、区位、资金……似乎都有关系,但都不是关键。今天,让我们走进两个美丽景区,学经验、找差距、理思路、求创新,突破当前制约王村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樱花小镇”。
在贫瘠的关中旱地,是什么让袁家村和马嵬驿异军突起独领风骚?资源、区位、资金……似乎都有关系,但都不是关键。今天,让我们走进两个美丽景区,学经验、找差距、理思路、求创新,突破当前制约王村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樱花小镇”。
发展优势在哪里?
王村镇北依黄河,东距省会郑州42公里,位于城市“环城游憩带”上,沿黄快速通道、连霍高速穿境而过,高速公路下站口设在辖区韩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按照郑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将于明年开工建设的地铁10号线起始于上街机场站,终点至郑州火车站,线路全长43.5公里,依据《郑上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地铁10号线沿中原西路接至郑西高铁。目前,已有18辆列车在郑州西站停靠,从郑州西站到上海虹桥只需5个小时。高铁、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出租车将形成一个完善的交通体系,该镇将依托城市客流,为“樱花小镇”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早上沪上吃小吃,下午漫步“樱花小镇”,傍晚赏黄河落日已不再是梦。
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建特色小镇有利于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探索,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
特色小镇“特”在哪儿?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单一的风景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色,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依托特色小镇如何发展经济?
创建特色小镇的目的是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发展经济,该镇将从以下方面入手:
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民宿。该镇通过挖掘司村、薛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接待、餐饮、住宿、娱乐、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乡间民宿,用艺术方式推动民俗文化建设,在建设内容上既体现乡土生活,又有城市品质,形成徜徉、漫步、打盹、闲聊、品尝美食等多样化的村落生活功能,将传统村落邻里间的生活场景进行复制和再造。同时,整合古柏渡飞黄景区和丰乐樱花园景区资源优势,依照司村沟壑纵横自然景观,打造“中原特色饮食一条街”,最终形成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的格局。
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王村镇是个农业大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化、高效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像汇川农业、大润生态农业这样集种植、采摘、观光、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大企业、大基地带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功能,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结合镇域自然山水、特色农业,以“游”为龙头,以“乡”为基础,以“农”为根本,以“乐”为目标,加速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引入乡村创客,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通过民宿客栈、艺术工作室、文艺沙龙等一些文创休闲业,引入创客们到乡村开展创业,使“樱花小镇”达到可看(有颜值)、可吃(有特色)、可玩(有体验活动)、可住(服务完善),形成春踏青赏花、夏避暑纳凉、秋品果采摘、冬玩雪过年的模式,满足旅游需求多元化。
拥抱“互联网+”,打造智慧王村。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趋势形成了强大的互联网消费热潮,并导致人们的思维、消费行为习惯发生转变。借助潜在游客在互联网上的搜索、浏览、预订等旅游消费行为,该镇将积极为一个没有明确出游目标的用户设计出能激发其购买意向的乡村旅游产品。
借力区位优势,扩大宣传。该镇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提高“大爱王村·樱花小镇”知名度,擦亮古柏渡飞黄景区和丰乐樱花园两个金字招牌,吸引更多游客到这里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