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如何破解监督问责“灯下黑”

2018-03-15 10:28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上观新闻3月12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李汉宇在提交的大会发言中表示,一些领导机关以抓下级代替抓自身,监督别人不监督自己,“灯下黑”已成一些重要职权部门的老大难问题。李汉宇就此表示,大数据的开放性、高效性,充分释放了群众和媒体监督正能量,使体制内外、线上线下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的监督问责新模式,有利于解决当前监督问责的“难点”和“盲点”。

  信息时代,管理部门运用大数据技术规范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早已是大势所趋。善于获取、分析和运用数据,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功,不可有丝毫轻忽。

  大数据的记忆功能,可以使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在网络系统中留痕,让用权者心怀忌惮、监督者随时可查,让权力褪去“神秘面纱”,暴露在“阳光之下”,这实际上是在构筑约束、规范权力的“数据铁笼”。

  近年来,不少地方探索使用大数据技术强化监督问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媒体报道,2016年2月,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立了“民生资金云”大数据平台,仅一个月时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就发现民生资金领域问题1.06万个,发现问题数量超过2015年全年总和。从去年开始,湖北省也运用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大数据技术其实并不复杂,查公车私用,只要调出交管部门共享的信息数据就可以;查低保领域的“关系保”“人情保”,不用大费周章上门询问,只要和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就能实现快速排查;查大额资金异动,就更简单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大数据不好使,而是很多领导干部的认识还不到位,或者心里有“小算计”,不愿置身于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方宁肯依赖传统监督方式,也不愿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根源所在。一旦监督的网络铺开了,则权力体系中每一个节点都将置于聚光灯下,以往那些习惯了盯着别人、盯着下级的官员当然不会自在,相应的,也就会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延、阻挠。这也再一次表明,约束权力、根治“灯下黑”,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目前需要做的,首先是持续加力,从严治党,切实落实好“两个责任”,特别是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没有例外,不讲特殊。一体强化监督问责,将大数据技术作为制度运行的基本配置,落实到位,将官员纳入大数据的监管之下,做了不该做的事,系统里有迹可循,该做的事没做,系统也会主动提醒。而所有的数据,也将会成为官员自身的“健康”档案,作为升迁、奖惩的依据。

  再就是必须强力推进数据共享。当下,“数据孤岛”依然是困扰大数据发挥更大作用的主要障碍。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自建的相关数据库存在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准确识别真正的廉政风险;另一方面,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也使得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的“老三难”问题凸显。如何加快互联互通的步伐,实现信息的安全共享,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在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背景下,解决好监督问责“灯下黑”的难题,不仅关乎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也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关系到能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运用大数据技术监督问责,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新,同时也意味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理应不折不扣,强力推进。(作者:胡印斌)

责编:王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