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探访煤矿400米井下世界

2013-03-20 10:32 来源:新华网

  2月28日,河南电台中原之声 “走基层”采访活动来到郑煤集团新郑煤电公司赵家寨煤矿。煤矿2009年竣工试运转,2010年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300万吨。目前,矿井作业机械化程度将近100%,百万吨死亡率连续4年为零。

  井下世界究竟什么样?现代化矿工们又是怎么工作的?带着好奇与疑问,记者们换上纯棉质地的工装,穿上长筒胶鞋,戴好安全帽,背上十多斤重的矿灯和井下自救器,在新郑煤电公司党委书记谌彦奇等人的带领下,乘坐罐笼(也就是上下井所乘坐的电梯)来到井下。

  466米的垂直距离,罐笼下行仅用了一分多钟。井下没有想象中的狭窄和潮湿,而是瓷砖铺地、轨道交错,仿佛一个小型的地铁隧道,非常的开阔整洁;空气也与地面没有什么不同,工人们甚至还在井下养了鱼和盆栽植物。公司总经理助理樊平生对此满是自豪:“这儿的空气都是通过通风系统从地面上输送下来的,每天都有人专门负责用水冲洗地面,这跟电视上看到的小煤矿形象不一样吧?”

  负责带路的矿工小伙下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使用入口处的眼睛虹膜识别系统,录入个人信息。这是一个数字化的监控系统,每个矿工身上都有一个电子跟踪码,能够随时查到人在井下的位置。

  记者一行人在大巷里换乘电车徐徐进入黑暗的巷道深处。矿工们说,他们每天都要乘坐这种交通工具来回巷道许多次,而像这样“优越”的条件,也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另外,井下没有厕所,也不允许带手机,与井上联络要靠安装在巷道里的防爆电话。

  下了电车,沿着两三米宽的拱形巷道步行前进,一会儿爬坡,一会儿下行,越往里走越闷热,粉尘味道也越大。穿行于略微有些泥泞的巷道,不时会有零星的水滴溅落在身上。巷道里所有的设备都有编号,安全生产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沿途一个个陌生的装置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同行的矿工一路不停地讲解:信号集中避灾系统是用来保障运输安全的,单轨吊装置用于综采工作面的安装、回撤;巷顶上吊着的是用来防尘防爆的水包,沿巷道延伸的管道分别是供水和供风的装置;而巷道一侧整齐码放的木头、U型钢是架棚支护的材料……

  井下巷道随处都能看到的是瓦斯监测监控器。谌彦奇介绍说,这些都是智能式的,按国家标准瓦斯浓度超过1%就会报警,能够做到“隐患可控,事故可防”。另外,风电系统在巷道里形成回风。有了风,瓦斯浓度就高不了。记者发现,巷道里每隔100米左右,就有一个瓦斯检查记录板,责任明确,每天有专人按时记录。

  煤矿采用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向沿途作业点的工人们询问时,他会铿将有力、简洁准确地告诉你他的岗位职责,沾有煤灰的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煤矿井下作业的工人大致分为四类:采煤工、掘进工、机电工和机修工。工人们分作3班,一个班的工人每天要在闷热的井下工作8小时甚至更久,中间一顿“班中餐”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分钟。工人们说,“一般交班前要开‘班组会’,安排当天的工作,然后再下到井下工作点进行前后班交接。”也就是说,如果是早8点的班,加上开会和下井的时间,工人们差不多6点多钟就得到岗。

  步行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汗流浃背的记者们终于来到此行的终点——11201(西)上巷掘进头。巷道尽头,停放着拥有大型合金钻头的综合掘进机,接近地面处有大约1米厚的煤层,上方则是坚固的岩石,岩石切面上布满金刚钻头制造出的凿痕。矿工们为记者讲解了掘进头作业的大致情况:开凿通道、清理巷道、架设顶棚支护等等。尽管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替代了工人们大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不过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掘进工人们三班倒,一天也最多能往前开进十来米。

  记者们一路看来,不由感叹,挖煤已不再是人们曾经印象中落后产业的代名词。从生产条件到安全保障,从井下宽敞的巷道,到现代化的作业,都给年轻的编辑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 佳)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