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基层 收获生活的丰腴馈赠

2013-03-20 10:49 来源:映象网-中原之声

  二月的最后一天,中原之声二十多位年轻的编辑、记者、主持人来到郑煤集团新郑煤电公司赵家寨煤矿参观采访。现代化的煤矿是什么模样?当代矿工会有什么样的故事?……我们这群没有去过煤矿,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矿工的80后广播人,带着想象、疑问、期待,出发了……

  初见矿区——

  上午九点,到达矿区。明亮的办公大楼,整洁的水泥地面,门前种满了花花草草,阅报栏里陈列着当天的报纸,关于安全生产的标语随处可见,矿区地面工作人员穿着干净的工装,排成一字型队伍走在矿区里……根本看不到一点点灰黑的迹象。

  印象矿工——

  矿区办公楼前的广场上,记者见到了刚从井下上来的综采三队综采支架维修班班长、高级技师孙建国,他在煤矿工作已经25年了,辗转呆过几个煤矿,2008年来到赵家寨煤矿。老孙说,刚当矿工时很自卑,天天下井工作,一上来脏黑脏黑的,别人都看不起,回老家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在煤矿工作的。这几年,煤矿的条件越来越好了,煤矿用的是现代化装备,管理也更加精细科学。煤矿特别注重矿工的技术和素质培养,老孙说,跟他差不多岁数的工友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矿工安全素质的提高,从早些年的领导要求矿工安全,变成如今矿工自己注重安全。

  凭着刻苦钻研,孙建国拿了不少技术评比的奖项,2011年还当上了郑煤集团首席员工。说起现在的生活,老孙的脸上透着激动和喜悦。矿工每年能体检一次,矿区也有淋浴、食堂和超市等。拿他的话说:“吃的、住的、用的、还有文化生活,过去跟现在根本没法比。”

  以前,工人们从井下一个班上来,拿水冲冲就完事了。现在,矿工们在井下工作结束之后,能在浴室洗个热水澡,浴室白色的瓷砖看上去干净卫生,打开淋浴喷头,温热清亮的自来水就慢慢流出。洗完澡后,换上干净的衣服,体体面面地回家,或者在矿上的职工宿舍休息。

  来到职工宿舍,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四张单人床摆放有序,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每人还配备一个储物柜,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跟快捷酒店差不多。上下班也从靠双脚步行、骑自行车、摩托车发展到现在的通勤车和私家车。

  职工食堂里,消毒柜、冰柜、各种炊具应有尽有。孙建国说,早些年在矿上干活儿,吃冷饭、啃硬馍是常有的事儿。现在,矿区建起了食堂,有专门的厨师,饭菜一周不重样,而且每顿班中餐还补贴8元,一般吃三块钱就够了,剩下的五块钱存到饭卡上,休班时就可以刷卡上的钱在食堂吃饭。据介绍,职工食堂也一样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就拿洗碗这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儿来说,制定了严格精细的清洗、消毒流程,确保碗筷卫生并且清洗过程高效、节能。

  孙建国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没事的时候喜欢到处拍拍,也给家人和工友拍过许多照片,很多作品都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他给妻子拍的一套婚纱照,是他迄今为止最满意也最开心的作品。

  说到愿望,孙建国说,自己再有五年就退休了,希望这几年能带出几个好徒弟,把自己这二十多年的经验都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学到精准的技术,像自己一样能够当上郑煤集团首席员工。

  矿上条件好了,矿工小伙儿也越来越受年轻姑娘的青睐。嫁给矿工十几年的矿工家属宋朋娟说:身边很多姐妹都越来越愿意嫁给矿工了,工资高,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也更加安全了。

  井下体验——

  下矿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次新鲜、惶惑又带点小兴奋的体验。套上一层层的工作服,带上安全帽,背上十来斤重的矿灯,深入到四百多米深的井下,听着滴答的水声,徒步走上两公里的路程,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是中原之声编辑记者下井的初体验,完全打破了在地面时对于井下的想象。而下井的矿工,每天都要走这样一段甚至更远的路程,还要连续工作8小时。

  在井下,安全生产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物料摆放得整整齐齐。井下安装了瓦斯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瓦斯浓度24小时不间断监测。向作业的工人们询问,他们会礼貌准确的告诉你他的岗位职责,所处位置,带着煤灰的脸上露出淳朴自信的笑容,传承着一代代煤矿人的真挚与期望。

  小感——

  一个多小时的井下体验结束了,回到地面,记者很是感慨。现代化的煤炭企业为矿工提供了更完善的保障,也对新一代矿工提出了更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