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莫沟”的工匠班

2016-10-27 10:40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焦作讯(李博文)今年国庆期间,孟州市“老家莫沟”火了,短短七天,游客人数就突破了6万大关。人们来到这里,在山水、草木、窑洞之间流连忘返的同时,更对这里的青砖、蓝瓦、木梁、砖雕赞叹不已:“恍惚间,又回到了70、80年代的老家,找回了记忆中的乡村气息!”

  这些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建筑出自一支特殊的队伍——“老家莫沟”工匠班。工匠班里7个人,平均年龄接近60岁,别看他们没学历、没名号、没背景,却个个都有一套拿手绝活,在莫沟村建设中“七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匠心和巧手打造着一砖一瓦一木一梁,生动诠释着独具特色的“工匠精神”

  老家莫沟景色 

  老家莫沟景色

  “大熊猫”老万

  先说工匠班班长万齐生,今年70岁,人们亲切地称他“老万”。从20岁开始,老万就师从能工巧匠学习木工、泥瓦工和盖房手艺。从业50年没有哪个环节是他不懂不会的,在民俗建设手艺濒临失传的背景下,老万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熊猫”,堪称“国宝级”人物。

  去年4月,“老家莫沟”开建,因为对民俗建筑样样精通,老万果断放弃在包工队的高收入回到村里,成为莫沟建筑项目的总指挥。“只要是老万经手的活,百分之百让人放心。”村民们说。正因为这样,莫沟村的每个工程,都离不开老万。

  尽管已年届古稀,但干活的劲头老万从不逊色于年青人,凡事总往前挤总抢先干。十几个工程同时在建,他就绕着村子不停旋转。往往是刚放下这个设计,又赶忙跑到另一个地方,刚爬完房顶,又下到地坑……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脑神经衰弱,时常会头晕和头疼。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他每天都需要服用大量调节神经的药剂。为了提神和打精神,他的手里从来就不离香烟。“这可都是‘兴奋剂’啊,没有它们我撑不下来!”万齐生打趣儿的说。

  老万干活,不光是苦干,更多是巧干。一般的工程师往往都是按图作业、按部就班,可老万不是这样,他对每一处建筑大都重新结合莫沟村的地形地貌和民俗习惯作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今年春天,在建设“老苗书馆”时,老万对图纸上的一个数据产生质疑,便和设计人员反复沟通、论证。最终,对他提出来的修改意见,参与设计的专家和大学生无不佩服有加。“万师傅的脑子简直就是一部电脑和活教材,这是我们在书本上永远都学不到的。”十几个参与莫沟村建设的大学生由衷赞叹,还争相拜老万为师。

  “傻子”何中胜

  何中胜是班长老万的大徒弟,人送外号“傻子”,这个称号还要从去年4月说起。

  57岁的何中胜17岁就开始干泥瓦匠,早早就能领着人单干的他却一直在师父老万的工程队干活,一天工钱200多,一个月下来轻轻松松赚个6、7千块。去年4月份老家莫沟开始建设,老万找到他说:“别在外面干了,一起回老家建设咱自己的村多好!”何中胜当时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老婆埋怨他“你是个傻子啊?外面干活一个月能赚万把块,在家才能赚几个钱啊?”何中胜却回答:“在外面哪怕一个月赚10万块,那也是给别人干,在莫沟那是给咱自己家干,我愿意。”就这样,他成了妻子眼里“傻子”。

  去年7月份,村里准备建农村淘宝店,一共13间房,650平方米,全部要用回收的老砖旧瓦进行建设,工期还非常短。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工程队都不愿意接手这个活儿,正当指挥部犯愁的时候,何中胜站了出来,拍着胸脯对包村干部和村双委干部说:“这活儿交给我吧,保证用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完成。”

  别人都说他傻,因为要用老砖旧瓦建,砖瓦的长短不一,薄厚不同,盖房的时候要一块一块挑着用,不合适了还要打磨,这样就增加了建设难度,还会拉长工期,无形中也增加了工资成本,有很大可能会赔钱。何中胜并没有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而是立马组织了近20人的工程队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夏日炎炎,中午12点正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其只有何中胜还拿着工具在工地里干活。墙上的白灰抹的不均匀了,就拿着钢刷刷均匀,哪一点活儿做的有瑕疵了,就赶快补好,做到完美无缺。干完了预定的活,何中胜还不满意,他有一手砖雕的好手艺,不要求增加一分钱工资,给院子里的砖墙栏杆镶嵌上自己一手一手精雕细琢的花砖,为整个小院增色不少。

  就这样,在何中胜的辛勤努力下,历时3个月,全国最大的农村淘宝店顺利完工,最后一算账,因为建设难度大,工期太长,多开了10多天的工人工资,何中胜还赔了一万多元,村里人都知道他赔了钱,纷纷劝他去和村干部搞搞价钱,再多添点,可他却从来没向村委开过一次口,人们都说他傻到家了。

  自家婆娘说他傻,外人也说他傻,他憨憨地笑着说:“‘傻子’这名儿好,是全村人给我的最高褒奖!”

  老家莫沟淘宝院 

  老家莫沟淘宝院

  “一根筋”万新法

  老家莫沟工匠班还有个超个性人物万新法,大家送他外号“一根筋”。55岁的万新法可能不知道座右铭的意思,但“粗活细做,干活儿不仅干好,更要干美”这句话,却是他当工匠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原则。

  “老家莫沟”开始建设以来,万新法是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了进来,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别人一天能干完的活儿,自己哪怕慢点干两天,也要做到最好,如果发现有问题,就算自己贴工贴料,也会拆了重建,直到符合他的要求。今年莫沟村村民赵东亮对自家的房子进行改造,请万新法来铺地板砖,完工后,赵东亮对他做的活儿非常满意,已经拿到工钱的万新法走的时候踩到其中一块地板砖,觉得不对劲,敲了敲发现这块地板砖打浆有点少,下面有点空。在主家都没发现问题的情况下,主动把问题说了出来,并自己掏腰包重新给铺了一块,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他死脑子、一根筋,但也正是这“一根筋”的工作态度,让严谨认真负责的“工匠精神”,在万新法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老家莫沟”的工匠班里,除了班长老万和他的大徒弟何中胜、二徒弟万新法,其他4个徒弟何先升、莫钢领、耿四清、张富也都个个身怀绝技,是莫沟建设的顶梁柱:63岁的何先升,有一手砌墙的绝活,民俗建筑墙体使用旧青砖,讲究“看角把边、白灰勾缝”,墙缝间隙比普通红砖小一倍还多,一般人砌砖一不小心就会跑偏溜缝,老何砌出的墙,横竖看都是齐刷刷一条直线;53岁的耿四清,是垛墙打胡基的高手,看看村里那些古朴的泥土墙,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是从过去年代存留下来的,其实都出自老耿的手;莫钢领擅长贴青石地砖和扒砖,这两样砖跟普通的地板砖可不一样,因为纯手工制作,规格尺寸不一致,铺的时候全靠眼到、心到、手到,老莫铺出的地砖,外人根本看不出来是手工砖;工匠班里的张富今年也都58岁了,他有一手“瓦房”(处理房屋顶)的绝技,“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张富瓦出的房顶,通直、密实。

  这一师六徒,虽然各自性格不同,但他们身上共同拥有精益求精、专注坚持、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使他们齐心协力挑起了“老家莫沟”建设的重担,在莫沟村建设上大放光彩。

全国首家村级24小时开放图书馆

全国首家村级24小时开放图书馆

责编:李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