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石塔寺村:红薯村到三粉村的华丽蜕变

2015-11-24 15:35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记者 孙喜增 房松玉 通讯员 廖兴柯)“从东蛮到西蛮,吃的都是红薯娃儿;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是早些年在社旗县广为流传的几句顺口溜,说的是粮食产量低、老百姓以红薯为主食。如今,在该县苗店镇,仍有一个“离不开”红薯的村子,它就是当地有名的“三粉村”——石塔寺村。

  这个村子每年能“消化”3万吨的红薯,加工出的粉条、粉皮、粉面大量销往湖北、四川、陕西等省,还有部分出口到国外。

  声名鹊起 社旗三粉声名远播

  苗店镇位于社旗县东南部,岗地多,土壤贫瘠,灌溉不便,红薯因其土壤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成为当地群众喜爱的作物,种植历史可以上溯到300多年前。

  “小时候家里人口多,粮食不够吃,高产的红薯成了家家最喜欢的作物,老人们总说红薯是个宝,有了它全家就能吃饱。”52岁的郭炳忠是石塔寺村的村民,经历过“离了红薯不能活”的他,对红薯有着特殊的感情。

  悠久的种植历史促成了当地人想法设法地对红薯进行再加工。1915年,当地的粉皮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上展销,因其薄、圆、大、亮等特点赢得了多国参会代表的好评,从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几十年来,该地的三粉生产一直延续着石磨、手捶的传统方式。

  1995年,郭炳忠和同村的赵太营等人认为本地的三粉有这么辉煌的历史,但是加工方式太保守,产量上不去始终是个大问题。于是几人凑钱购买了4台机器,摒弃了以前纯手工制作的落后方式,从而大幅提高了产量,效益猛增。

  当时的产品远销到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欧洲的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央电视台也曾经对其做过专题报道,一时间,社旗三粉声名远播。

  好景不长 无序竞争导致一败涂地

  好景不长。看到郭炳忠几人挣到了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眼红并希望分一杯羹,短短两年的时间,该村一下子新建了几家三粉加工作坊,机器猛增到45台。

  加工作坊的增加,使红薯这唯一的原料成了紧俏货,家家都争抢货源,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随着抢购原材料而来的是粗糙生产、掺假等现象层出不穷,无序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了销量,直到机器全部停下。

  2003年,加工厂停产了,赊销出去的产品收不回资金,郭炳忠等人只能依靠低价销售积存下来的货物维持生计,几家人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几人只能关掉厂子,外出打工。

  痛定思痛 三粉村重又焕发生机

  在外出的三年多时间里,郭炳忠等人并没有放弃重整旗鼓的念头,而是到处学习和总结,渐渐明白了要想把三粉做成事业,保证质量是前提,抱团发展形成品牌是必然趋势。

  2006年3月,“取经”归来的郭炳忠等人开始重操旧业,先是小规模生产,严把质量关,一点点赢回老客户的信任;再根据当时红薯种植面积的现实情况,合理建厂,确保家家有活干;同时开始酝酿成立三粉加工协会,争取注册商标,形成品牌。

  2008年6月,当地的6家三粉加工厂联合发起,成立了集科研、管理、服务、销售为一体的专业技术合作经济组织——三粉加工协会。

  协会成立以后,邀请国家农科院的专家前来指导,对种植的品种进行优化,改进淀粉的提取办法,制定三粉加工的质量要求,大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当年秋天,村里成立了社旗县银良三粉有限公司,次年注册了品牌,2010年被认定为中国著名品牌和中国绿色环保产品,全村上下形成合力,有序发展,一举扭转了过去乱、差的现象。

  “以前种红薯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种红薯是为了鼓起腰包,红薯真是个宝啊!”郭炳忠感慨地说。

  如今,这里生产的粉条如丝、粉皮如纸、粉面细白光滑,昔日的“三粉”之乡又焕发了生机,石塔寺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三粉村”,不光村里家家种红薯,还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民种植脱毒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5000亩,安排近20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为农民增收3000万元以上。

 

责编: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