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频率动态 > 正文

一条未知终点的河——驾车1066记者专访魏小河
  • 2015年08月24日 11:48

  • 来源:映象网-驾车1066

 

  采访时间:2015年08月23日 

  采访地点:郑州松社书店 

  采访人物:魏小河 

  魏小河,生于江西,现居深圳。微信公众号“不止读书”创办人,坚持原创,两年来,获得33万读者订阅,500万人次阅读,被称为新媒体“最懂年轻人的书评人”。此次他携处女作《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来到郑州,驾车1066记者cc对其进行了专访。

  以下内容为记者cc当天的采访手记,分享给喜欢阅读的你。 

  记者手记:一条未知终点的河。

  几天前联系魏小河的采访,与郑州松社书店、相关责编沟通时,总是非常认真且谦逊地用“魏老师什么时间方便”“魏老师这次在郑州能待几天”这样的语句交谈,可慢慢儿的,做了功课,讶然。90后! 

  我承认,在一瞬间,内心中有一个声音,让记者cc对写书人的尊崇,对知识的敬畏,猛地一落。一个20几岁的年轻小伙,在读书这样一个私人属性浓郁的领域里,能有什么见地?准备问题的时候,也不由严苛起来。(我知道不好,可我管不住自己的判断。我会改。给我时间。) 

  用一天多时间通读了魏小河这次带来的新书《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生出兴趣,轻质的笔调,不拿腔作势的诚意,让14间私家书房,49篇读书笔记,11家独立书店,11份书单,不慌不忙,不带侵略地走入记者心里,用一个词形容这本书吧:熨帖。用一句话形容呢:这书不像一些大开大合的招式,反而用俊秀莞尔的灵动俘获了你。 

  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上午10:40,采访开始: 

  记者:《用一间书房 抵抗全世界》为什么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在对抗怎样的世界? 

  小河: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起了这样一个名字,这是我当时在公众号征集书房的时候写的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会说抵抗,其实是隐隐地,就写下了抵抗这个词,可能很自然,后来我仔细想,可能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还是浮躁,要想建立你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精神空间,有一点抗争的意味,有一点和这个时代不同的意味,所以就用了抵抗。 

  记者:媒体给你了一个封号叫“最懂年轻人的书评人”,说一个人懂另一个人,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你怎么看? 

  小河:怎么说呢?说懂,其实我也不懂。可能我会写的方式更年轻一些。因为我觉得书评这种文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比较干的,干巴巴的,比较生硬的,所以读者的年龄层也就偏大。我个人比较喜欢散文,所以我是以散文的形式在写书评,随笔,写到我自己,写到我和书的关系,这样的话可读性可能会强一些。 

  记者:看你的书感觉你受梁文道,伍尔夫的影响都蛮大的? 

  小河:对,我受梁文道影响蛮大的,因为我接触的东西(书),没有一个从小到大学养的教育,我是高中才开始接触青春文学,大学之后才进图书馆,所以媒体承担了很多部分,我看梁文道读书很多,还做了书的节目,我看他的访谈,觉得跟他的价值观很像。 

  记者:你之前是受媒体影响去看书,现在自己做了“不止读书”的公众号,有33多万的粉丝,500多万的阅读量,承担了媒体的角色,你会不会觉得有压力? 

  小河:没什么压力啊。可能我是一个比较个人的人,我不太习惯倡导什么东西,说你们应该要怎么样,我不喜欢“应该”这个词。 

  记者:关于“读书时间怎么保证”这个问题,你已经回答了不止一次,现在有没有什么最新的说法? 

  小河:没有。仍然是我书里说到的那些,这是个伪命题,当你说你没时间读书的时候,不是你真的没有时间,而是读书不在你花时间的优先选项当中,排在读书前面的有和朋友吃饭,看电影,唱K、上网、聊天,加班等等等等,所以你就没有时间读书了,这样的话,这个排序就只有你自己能解决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工作特别忙,每天加班到12点,你根本没有时间,那这就要看你的选择了,如果你真得喜欢读书,喜欢一种比较闲适的生活,可能你现在这样的工作是不适合你的,你可以辞职啊(笑)。 

  记者:网上有一句话很流行,叫“人丑就该多读书”,在这样一个拼颜值的时代,读书的必要性在哪里? 

  小河:读书从来不必要啊。在中国,看书从来都不是一个主流的事情。从古代来看,知识阶层比较小,看书是一小部分人的事情。建国后,文盲普及(扫除)了之后,读书仍然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事情,我们只是希望有人来读书,而这并不是必要的事情。 

  采访结束了,看着这个清秀的男孩,对于他表现出来超出大多数同龄人的冷静,沉稳,以及内心中更多的思考,cc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正如他自己所言,90后只是一个标签,而在接近每个个体的时候,你不能以这样一个大的标签去框定他,你只能去了解他,继而懂得他。 

  嗯。一条未知终点的河。魏小河。

 
 
 
责编:张静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