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人小郑在海曙联丰菜场的一处工地碰到同学小徐,再一聊,两人就在相邻的两个村子里。
随后,小徐在工地的工棚里和工友打牌,小郑观战。看得兴起,小郑不停地指手画脚,引起大家不满,一场口水战由此引发。
推搡间,小郑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匕首,冲着徐某就是一刀。
不偏不倚这一刀,刺中了小徐胸部要害部位,后小徐抢救无效死亡。
眼看闯祸了,小郑慌乱逃离,从此亡命天涯。
见面不到半天,曾经的同学却倒在自己刀下,那一年小郑和小徐同龄,19岁。
民警在郑家待了一个月,终于打动老父亲
小郑的老家在农村,条件并不好。
出事前,小郑父亲老郑在村里做会计,儿子出事连带老郑也丢了工作。
虽然,老郑心里抱怨儿子,但嘴里却从来不说。
面对一次次上门的民警,老郑一口咬定,15年来和儿子从未有过联系。他心里始终有顾虑,“我不相信你们说的。我儿子犯的是死罪,被你们抓住就没得救了”。
毕竟逃亡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若是说出儿子的下落,自己又该如何在家人和乡亲面前担起“出卖儿子”这样的指戳。
今年11月份,民警再次来到家里,每天日出到日落归,一待就是一个月。
这一次,老郑动摇了,他提出要和女婿商量一下。女婿在外当包工头,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也算是家里的半个顶梁柱。
当时,女婿在湖北天门承包了一个项目,民警带上老郑直奔天门。
这是老郑第一次出远门,晕车、胃疼。到天门后,民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他去医院看病,就像是他儿子一样照顾着他。
民警的举动让老郑感动,家人最终一合计,决定配合民警的工作。
厦门大海捞针,漳州工地里找到嫌疑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