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非遗名录项目《老洋人张庆》成书出版

2015-11-26 16:06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王绍伟 通讯员 杨国栋)11月24日,记者在宝丰县文化局获悉,由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研究员潘运明创作《老洋人张庆》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宝丰县第一次把市级非遗名录项目成书出版,也是作家潘运明精心打造的“蹚将刀客身影响系列”第七部。

  “老洋人”原名张庆,又名张占彪、张廷献、张国信。因其个头高大、头发金黄、面色雪白、鼻梁高挺、眼窝深限,状如白人,乡人称为 “老洋人”,1893年4月17日(农历癸巳年三月二日)降生于临汝县(今汝州市)小屯乡南张庄村,后迁居于宝丰县魔冢营村。1920年至1924年,河南连年荒旱,秋麦歉收,军阀混战,赋税苛重,农业破产,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了谋食求生,张庆等揭竿而起,登高一呼,云合响应,组成了河南自治军。这支民变武装纵横4省60多个县区,历时二年,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帝国主义在华的教会势力,受到孙中山的器重,张庆被委任为河南第一师师长兼河南总司令,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广州政府反对军阀割据统治、完成统一的民主革命进程的作用。具有深远意味的是,在这一农民自发武装斗争壮烈悲据刚刚结束的当年,曹(锟)、吴(佩孚)挟中央以令诸侯的军阀割据局面,也寿终正寝。

  近年来,潘运明连续出版了“蹚将刀客身影系列”之《乱世杆匪王老五》、《草莽刀客》、《云涌绿林》、《从蹚将到将军》、《索命魔王崔二旦》、《伊洛猛将憨玉琨》等,这些纪实文学作品被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平顶山学院及省、市图书馆和不少文学爱好者收藏,并被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列入新时期作家作品研究对象。“老洋人张庆的传说”故事于2013年列入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于近期在《平顶山晚报》连载,该书分上下两册,共40万字。《老洋人张庆》的出版,为深入研究豫西蹚将及民国二三十年代那段尘封了的岁月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为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方式,为地方文学大观园增添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

责编: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