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张八桥镇王堂村杨淑英:"小支书"也能干"大事儿"

2016-11-16 09:55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王绍伟 通讯员 杨国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怀揣一颗为民热心,凭借满腔热忱,带领全村群众发展致富增收、丰富文化生活、建设美丽乡村,让昔日有名的贫困村变成了群众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典型示范村。这就是宝丰县张八桥镇王堂村党支部书记杨淑英用真情与大爱,谱写的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18年来,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用她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干出了一心为群众的“大事儿”。王堂村连年荣获县级文明村、卫生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等荣誉,被张八桥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2016年5月被宝丰县委授予五星级党支部荣誉称号。

  11月15日,记者一行专程来到王堂村进行采访,一探究竟?沿省道南石线出宝丰县城西行7.5公里,公路北侧200米的一个小村庄便是王堂村。

  一走进王堂村,流水潺潺,穿村而出;荷塘月色,风景秀丽;石板栈道,曲径通幽;道路两旁的风景树绿意盎然、菊花盛开,绘画精美的文化墙、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到处流淌着美丽乡村的独特韵味的画面映入记者一行的眼帘。

  强基固本筑堡垒 

  1998年,25岁的杨淑英担任王堂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村里的重担。万事开头难,何况一个才20多岁的小姑娘,她的话在群众面前管用吗?“大干部、小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的干部才是好干部,大支部、小支部,促进农民增收的才是好支部。”上任伊始,年轻的杨淑英就暗暗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的标准。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如何使一个贫困村突出重围?杨淑英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农村经济要发展,关键是要有一个坚强的组织堡垒,有一名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此,村党支部把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针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好党员学习,抓好“三会一课”,每年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慰问一批困难党员,开展一次主题活动,着力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首先征求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然后集体决定,不搞一言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并且注重把党性观念强、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和优秀人才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年青党员和新党员是党组织的新鲜血液,在村组织建设中,杨淑英及时为支部注入新鲜血液。按照“把产业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的工作思路,全村23名党员中,培养党员产业带头人8名,在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3名。杨淑英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筹措资金28余万元,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建成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政策宣传岗、村务监督岗、矛盾调解岗、治安保卫岗等,村干部的干劲提起来了,老百姓的办事条件改善了,党组织活力不断迸发。

  结构调整铺富路

  说起杨淑英知道的人不多,就是这样一个不知名的村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铺就了特色致富路。王堂村是宝丰县张八桥镇最东北,只有560人、980亩土地名不经传的平原小村。群众一直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种植结构,一部分农田靠天收,亩产小麦300多斤,效益十分低下。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淑英吃透政策决定把土地流转出去。虽然家庭收入不全靠种地了,但这对祖祖辈辈依赖土地生存的村民们来说,动土地的事儿都是大事儿。要打破这种观念,村民们一时转不过来弯儿。

  杨淑英说:“最难的事儿就是老百姓不理解你,想法不同,沟通不了。但想想都是自己的乡里乡亲,你啥办法,只有晚上去他们家串门谈心,给他们交心的过程中趁势宣传国家政策,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

  2012年,王堂村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群众500亩的耕地流转给了宝丰县金牛合作种植公司,4年来,流转土地群众收入100万元,村里10多名群众长期在金牛合作种植公司打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2013年,王堂村又以每亩660元的价格流转给宝丰县九子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80亩土地建起了杭白菊烘干基地,每年8—11月份,全村有50多名群众在烘干机地当上了“钟点工”,村民们的耕地不仅有了稳定收入,又多了份在公司打工的钱。64岁村民杨国民和妻子芮爱莲长期在杭白菊烘干基地看门,夫妻俩每人每月有1000元的工资,收入稳定,“没想到俺夫妻俩到老了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不耽误照顾家庭、照顾孙子,还能拿到工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舒服。”杨国民笑着说。目前,王堂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

  “明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法,准备把剩下的400亩土地也流转出去,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增加群众收入。”杨淑英信心满满。

  在村民们眼里,杨淑英还是个热心人。在王堂村,接受过杨淑英帮助的群众已经数不清了。“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始终为群众着想,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群众就信任你。”杨淑英说。

  村民杨三立突发疾病去世,撇下一儿一女,妻子栗红卫承受不住打击精神出现恍惚,杨淑英在开导她的同时,和丈夫一起陪她到处就医看病,后来通过熟人给她的儿子在郑州找到了一份工作,去年帮助栗红卫在附近一家水厂也找了一份工作,让全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张现水家经济十分困难,一家人住的房子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杨淑英知道后,自己掏钱给他家盖起了两间平房;70岁的杨书显因车祸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杨淑英通过私人关系帮杨书显在平顶山工学院附近开了一家小卖部,全家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俺村,不管谁家遇到了什么困难,淑英这闺女一定伸出援手,尽力帮助。”72岁的村民孙松山说起杨淑英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杨淑英也先后被评为县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

  美丽家园惠乡亲

  “原先村里这家的破套子,那家的烂铺盖都堆在街里、扔在路上,环境脏乱差,祖祖辈辈也都这样过来了,也感觉不出来啥。”当天上午,在该村的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老年人含饴弄孙、休闲锻炼,提到王堂村的巨变,72岁的村民王怀是赞不绝口,现在建起了公厕、设立了垃圾箱、有了专职环卫人员,环境好了、村子干净了,群众的文明意识也提高了,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一个好的“领头羊”。

  广场不远处的王堂大戏台建设接近尾声,记者看到,杨淑英正和群众一起清理垃圾和废砖块。“把这些废砖块先堆在一起,随后还能铺设一条小栈道。”精打细算的杨淑英告诉群众。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书。2011年,王堂村作为张八桥镇第一个被定为修“村村通”的村庄,杨淑英抓住了机遇,争取到了补助资金3万元。杨淑英多次召开支部会、村干部会和村民会议研究讨论,按“一事一议”制度组织全村20名党员和村干部,分头做群众工作,争取到了群众的支持,每家出一个劳动力,全村500多口人投工投劳数千个,顺利完成了一公里多的水泥路工程建设任务。

  “不知跑了多少腿儿,说了多少话,吃了多少闭门羹,受了多少气!”杨淑英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农村门前都开个菜园,为了把路修直,需要把这些菜园子拆掉,群众种不成菜了,当然心里不舒服,不配合者十有八九,杨淑英就一家一家做工作。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杨淑英说。今年以来,张八桥镇组织外出观摩看汝州、舞钢、信阳等地村人居环境,一看觉得脸红,与别处没法比,作为带头人,打扫卫生这事都干不成,丢人。后来又组织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走出去参观后,群众都热情高涨。

  如何定位王堂的发展、如何解决钱的问题?“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传统民俗风情自然对接,保留住记载历史的老物件、老房子,让独特的乡村文化得以延续。”杨淑英说。

  遵循发展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王堂村围绕宝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富强、文明、平安、美丽”四个新宝丰建设和张八桥镇提出的“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建设富强文明张八桥”的目标,王堂村结合原始村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该村利用龙泉寺水库的自然水系贯穿全村的优势,围绕“水”字做文章,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出义务工,不在家的由家属代替,男的搬石头、女的捡垃圾,一步一步的引导,群众也主动参与进来,收拾房前屋后,美化家园,党员群众地该腾的腾、房子该拆的拆,都没有一句怨言。

  王堂村还多方筹资100多万元新修了道路,建起了“王堂大戏台”,栽植了各类风景树,建成了公厕、凉亭和生态停车场,同时利用村里8处空闲的宅基地打造了荷塘月色主题广场

  富了口袋,不能空了脑袋。王堂村通过项目支持和部门帮扶修建了文化活动室,配套购置了投影仪、调音台等音响设备,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自编自导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村里都要组织开展集体文化活动,平日里辛勤劳作的村民们放下铁锹和锄头,穿戏服、化靓装,争相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拿手戏”,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如今的王堂村,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喧闹,只听见哗哗的水声,一泓清溪蜿蜒而下,由西向东穿村而出,汇入净肠河之中。在这里,古井石板,老树古钟,瓜棚豆架,翠竹金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美景,一种悠久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留住乡愁,唤醒记忆。保存好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资料和农耕器具是责任,把农村建设成为文化个性鲜明的精神家园是目的。”杨淑英说。下一步,王堂村要转换思路,找准定位,打造农家休闲游,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的日子红红火火过起来。

责编: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