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收入分配改革共识正在增加

2012-05-04 10: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对改革方案,开始的时候期望值可能不要太高,但是总的趋势是往前推的。

  增加中等收入者比例

  《21世纪》: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最容易的切入点在哪里?

  迟福林:第一,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第二,政策性调整,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第三,财产权利的确立和保护为重点的制度安排。

  现在中等收入群体只占20%,中国处在消费主导的转型中,社会处在一个转型中,20%的中等收入群体与这一转型不符合,现在到了全面解决中等收入群体如何加快发展的时候。

  我的想法是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时候,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至少不能低于40%,那就是说现在每年至少需要有2个百分点要提高。

  怎么才能做?一是靠政策调整,现在出台的有些政策要考虑有没有利于中等收入群体,即便是即将出台的房地产税也要考虑有没有利于中等收入群体,这个牵动大局。

  二是改变制度安排缺失的状态,一部分农民也可以变为中等收入群体,为什么变不了?很大的问题是土地产权制度缺失,农民财产性收入没有制度保障的话,则难以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三是加大公共投入,医疗、教育(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文化等的投入,形成中等收入群体的一个基础。现在需要多方面解决这一问题。如果10年达不到40%以上的比例,则会成为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大问题了。

  《21世纪》:结构性减税应该从哪一方面入手解决?

  迟福林:首先是个税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个税实际的征收很不到位,尤其对高收入群体很多成本交到企业去了,真正交的是白领,零打零算的,所以个税的调整无论是标准还是实际的手段都要考虑。

  第二,对中小企业减税。要靠鼓励创业,经济发展不能仅仅靠大企业,这一块有很大的空间。中小企业能够解决农民工就业,自主创业企业主也能成为中等群体重要来源。

  政府对问题判断应该到位

  《21世纪》:垄断行业的国企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利润会产生挤压,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迟福林:垄断行业要打破垄断,在竞争性环节放开,既对垄断行业很重要,也对民营经济发展很重要。

  垄断行业改革以后会改变收入分配的大结构。石油、电力、烟草,职工占全国职工人数8%左右,工资福利分配占全部职工的50%以上,这对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有很大影响。

  凭垄断得高收入,这种状态对民营经济发展不利。

  《21世纪》:改革中政府扮演什么角色?很多事情本身是政府对自己动刀子。

  迟福林:第一,推动者的角色,没有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推动,是没办法推动的;第二,政府的自我改革的问题,二次转型以改革为重点,政府自身利益倾向改变和职能转变的问题是核心;第三,观念的问题,政府要形成共识,到底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突出矛盾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利益关系。

  最重要的是,政府对问题的判断应该到位,明白现在利益失衡是一个突出矛盾。这个判断到位,决心和魄力才能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