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紧箍咒”下 烟花摊销量减半
曾经一夜暴富的神话
2006年,北京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
那一年春节后,孙宪听不少人说,卖烟花爆竹20天就能赚好几十万。他怦然心动,自己去考察,“的确不少人挣了一辆轿车”。
2006年下半年,孙宪开始申请烟花爆竹销售证件。去办证前有人告诉他,办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需要花大钱,“但销售烟花爆竹更是暴利,减去办证花的钱,还能赚十几万。”
“好多都是忽悠人。”孙宪说,由于他家经济条件不好,残联等单位负责协调给他办了烟花爆竹销售证,“基本没花什么钱”。
2007年春节前,孙宪花了两万元租了棚子,进了七八万元的货,除亲友外,还雇了好几个人帮工,一天24小时盯着烟花爆竹摊。
由于没有经验,20天下来,孙宪赚了一两万。
随后几年,孙宪的生意渐入佳境,虽然租用棚子的费用越来越高,主管部门还要求经营者存一笔10万元的风险保证金,但孙宪家的烟花摊每年还是能赚五六万元。
孙宪说,真正把摊儿支起来,才知道不像传说那样一夜暴富。
雾霾影响下的销售
2013年春节前一个多月,孙宪辞了打工的活儿,准备再大干20天。
他得到的好消息是,这个销售季,干这行的比以前少多了。他刚干上那几年,光幸福大街和体育馆路,至少有7家烟花爆竹销售点,而今年只有一两家。
同时还有坏消息,就在他办销售许可证的1月初,北京连日雾霾肆虐,报纸电视上,不少人呼吁,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10万元的风险抵押金已交,10多万的货款也已打出,棚子租了,人员雇了,三四十万的投入让孙宪无法回头。
孙宪坦言,他也知道环保的重要,“但钱都投进去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春节前的几天都睡不着觉。”孙宪说,每天都盯着电视报纸,“看天气预报,看新闻”,生怕今年春节不让燃放了。
最终,他松了一口气,北京市政府并未禁止烟花爆竹的销售和燃放。
除夕前,400箱烟花爆竹配送至孙宪烟花爆竹摊。看着这些烟花爆竹,孙宪凭着经验估计,这400箱货肯定不够卖,像往年一样,他还打算大年初一再去补货,应付初五和十五的销售。
这次,他失策了。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