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紧箍咒”下 烟花摊销量减半
“大客户”都不买了
除夕前两三天,孙宪就感觉到“情况有变”。
往年腊月二十七八,烟花爆竹摊前,会有接踵而至的老百姓不厌其烦地询价看货,“这样的镜头今年压根儿就没出现过。”孙宪说。
更让他着急的是,“大客户”一直没有出现。
往年除夕前几天,总有一些公司、单位的人来,“挑好货后,直接给钱,等到除夕再来拉走。”孙宪说,他经营烟花摊7年里,每年都有单位来大宗购货,“每年卖给单位的烟花也得有好几万,有单位一次三四万的货。”遇到单位来订货的,孙宪尽量将价格压低,让采购人回去好交差,“便宜点儿,明年人家还会来。”
今年春节前一天,一位关系好的单位采购人找到孙宪摊点,“对不起兄弟,今年没这笔预算了,单位买不了烟花了”。
西城区张鸣的烟花爆竹摊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张鸣透露,去年他摊点旁边的一家单位直接购买了5万元的烟花爆竹,“看见什么搬什么,千把块钱一个的大块头烟花,也不讲价,直接就搬。”
今年张鸣没遇到这种大宗生意,“老熟客过来说,国家禁止铺张浪费,单位怕大燃大放被人说,索性今年就不买烟花了。”
老百姓的确买的少了
“大客户”没了,老百姓买得也少了。
一种5000响的鞭炮,去年孙宪卖了四五十箱,自己订的货不够,还去周围转借了些,照样火爆出售。今年他订了60箱这样的货,到现在卖了10多箱,剩下的都在仓库里堆着,“根本卖不动。”
孙宪和同行们分析,春节前连日雾霾天气,的确给老百姓敲了警钟,“相比往年,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的确实少了太多。”
同时,孙宪和同行们反映,今年正规烟花爆竹药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燃放效果,也影响了销售量。孙宪说,朋友从他的摊买了个千把元的烟花,烟花打上天,噗噗几声,炸开得不璀璨,“搁谁谁都会认为这是假货,没办法啊,装药少,效果出不来。”
正规的5000响鞭炮,12斤1挂,药量才400克。而5000响黑鞭炮,药量高出好几倍。“5000响的鞭炮,我最低卖180,黑花炮卖五六十元,价格本就是对老百姓购买的最大影响因素,再加上效果看上去不如黑花炮,正规花炮的市场直接就受到冲击。”孙宪说。
孙宪说,除夕夜里,他看到路上很多花炮残屑呼呼着火,“一眼就能看出都是黑花炮,那些震天响的也都是黑花炮。”
看着仓库里成堆的烟花爆竹,孙宪发了愁,按照经销商规定,进货量20%的货物才能全额退款,其余的是要扣款的。
孙宪打算照着1万元的损失把剩余的货全部退掉,“今年至少比去年少赚一半”。
北京“药量”标准严格
北京正规烟花爆竹药量少,官方也给予了证实。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烟花办主任周正宇表示,今年是北京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的第8个年头,北京拿出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法规,规范烟花爆竹的准入、销售、燃放等。
周正宇称,从装药量上说,北京销售的烟花爆竹应该是全国最少的,“义昌大桥因一车烟花爆竹爆炸而坍塌,我们敢说,北京的烟花爆竹两车也不会炸塌桥。”
昨日,北京市烟花办人员表示,考虑到北京人口基数大,楼房密度高,为确保城市公共安全,凡是进京的烟花爆竹,在装药量,口径和尺寸上均比国标标准严格。
对于北京对烟花爆竹放药量的控制,孙宪等摊主直呼“太严格”,“一些烟花爆竹都已配送到摊点,经销商发现药量超标,就会主动打电话,说别卖了,公司原价给你退货。”
昨日,熊猫烟花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潘迪表示,今年遇到雾霾等影响,北京销售量下滑,“但对企业是个机遇”。以往政府管理部门强调最多的是烟花安全,现安全和环保都被提出,“我预测烟花企业今后的生命线将是环保。”
孙宪说,好几个同行都说明年不干这行了,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钱不好赚了,再说环保是个更大的事。”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