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吨中药材违规存储被查 涉事药企曾陷染色前科
条件简陋民房内堆有数吨药材
昨日中午,接到记者投诉后,武汉市及洪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先后赶到现场。当执法人员敲开房门时,房内一男一女面露惊慌。
令人惊讶的是,这间仅百余平米的民房,除一间用于居住外,都是用木板搭的隔空层摆放的上千个编织袋,地上仅铺一层防雨布,药材保守估计达数吨之多。在墙壁四处贴有手写的药材名:白芍、冬瓜子、黄芪等,地上还放有编织袋封口机、电子称等工具。
据悉,中药饮片对存储条件要求较高,不仅需要通风排气,防潮、防虫蛀、防发霉变质等,还对温度和湿度有严格要求。如库内温度超过20℃,则影响中药的质量。
女子介绍,送货人是其丈夫,房子是公司年初找的,不仅住人还当仓库,“公司客户需求量很大,基本每天都要送数百斤货”。男子则坚称,“这里只是转运站,目前只往一家医疗机构送药,送了才几个月,供货商也并非他一家。”
在执法人员要求下,男子始终提供不出相关资质及批文,也提供不出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目前能确认的是不具备相关资质,如此简陋的环境也不具备存储条件。”执法人员随即开具了查封和扣押决定书。
产品多次被曝光 药企更名来汉建销售点
记者在药材包装袋上看到,生产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前的货品来自安徽海鑫中药饮片厂,而2013年之后的则来自安徽盛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是同一家公司,今年改名了。”女子告诉记者。据了解,这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联系方式和包装地址一致。另外,该公司总部的一名陈姓负责人也直言,“公司更名了,之前叫安徽海鑫中药饮片厂,现在在武汉有私人销售点”。
而爆料人则告诉记者,这些中药饮片都是通过汽车运输带到武汉,每天凌晨三四点时,车辆会停在某一固定位置,将中药饮片分发给一些拿货人。
海鑫公司为何更名为盛海堂?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安徽多家中药企业使用化工色素对所产中药饮片进行染色增重的制假售假行为,而安徽海鑫中药饮片厂就在通报名单中。此外,2009年和2010年,该公司的多款饮片也被曝不合格。
■回应
药监局:取样已送检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表示,对该起事件已展开全面调查。由于该批中药材数量较大,目前已将全部200多个品种的中药饮片就地封存,取样已送往检测部门,并会及时将结果反馈。本报记者 罗义 唐小慧
名词解释:
金胺O:主要用于麻、纸、皮革、草编织品、人造丝等的染色,不法制造商用其改善食品外观,此外,金胺O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结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过量食用,将对人体肾脏、肝脏造成损害甚至致癌,卫生部早于2008年将其列为非食用物质。
比如丹参,品相不好的颜色会浅,有些商家就会通过金胺O等化工原料增色将其染成深紫色,卖相好一些,价钱甚至会高出原来的200%甚至更多。另外,也有用铝盐和镁盐来增加药品重量,严重时会让中药饮片变成“毒药”。
——湖北一家知名药企技术人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