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疏导IPO“堰塞湖” 拟鼓励新三板挂牌

2012-12-11 08:3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新年将至,沪深股市大门外800余家在审企业倍感寒意——IPO窗口重启遥遥无期,而不少企业的业绩却出现大幅度下滑,基本面的重大变化更增添了发行上市的不确定因素。

  多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证监会或出台政策鼓励排队IPO企业自愿申请新三板挂牌。短期内这不失为一个疏导化解IPO“堰塞湖”的办法,而从长期来看,新三板有望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更匹配其风险特征的融资市场。

  机构人士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至少两次向证监会高层提出相同的建议。一次是在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与机构座谈期间,另一次则是近日国泰君安总裁陈耿直接向在上海调研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建言。

  “证监会对这些建议已经吸收了合理部分,正在起草具体的政策。去新三板挂牌是以自愿为原则,不会强制性地出台硬性要求。”某大型券商代办股份转让负责人对本报表示。

  一名证监会人士对本报表示,尚未听说具体的疏导政策,但机构的建议“肯定是好事”;市场过于担心新三板的流动性和融资功能,但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

  退一步海阔天空

  新股发行审核会议已经停顿2个多月时间,而从10月份的浙江世宝之后,已过会企业也一直未有发行。“直白地讲,目前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已经丧失。”一位投行人士对本报评论称,这种情况在2004年和2008年也曾发生,几乎是4年一个周期。

  与过去两次IPO停顿相比,这一次扩容后的新三板将为那些苦等IPO窗口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一个新的选择。与其无休止等待或者撤回材料,去新三板挂牌看起来更像一个权宜之计。

  但这可能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一些企业申报创业板上市时尚有三四千万的净利润,但是今年全年的业绩可能大幅下降。硬着头皮继续上创业板的难度增大,如果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则面临着严厉的处罚。

  在最近一次的保代培训上,证监会发行部官员已经明确警示在审企业操纵业绩的可能,要求保代严格把关。一旦发现问题,即使撤材料也要追究责任。

  退一步海阔天空。按照已经公布的政策,新三板挂牌实行备案制,没有盈利门槛的要求。定向融资也只进行非实质性审核。并且净利润三四千万的企业在创业板待审企业中无足轻重,在新三板却算得上鹤立鸡群。

  对于那些急需资金的企业及其大股东而言,新三板挂牌即使暂时不能融资,也可以获得股权质押融资的渠道。新三板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表示,挂牌企业的股份实现了标准化,大股东可以用股权质押贷款。

  突破股东人数200上限

  “新三板”是全国性场外市场的俗称,而这一市场也已经有了具体的承载平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新三板从2006年开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试点,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扩大试点,新增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的国家级科技园区。

  由于各种原因,新三板的发展并不快。挂牌公司规模偏小、交易不活跃、融资功能不强是主要问题。但即便如此,一些质量较好的公司仍然实现了多次成功的定向募集。比如第一批挂牌的北京时代(430003)自2007年以来先后三次定向募集1.5亿元。据推荐北京时代的国泰君安代办股份业务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的募集市盈率曾经达到过20倍。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