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投入百亿治污见效难 坦诚做不到零排放

2013-03-18 09:27    来源:中国经营报

  关于乐安河污染的“历史成因”,南昌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万金保教授等人曾在2003至2004年进行了详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乐安河沿河流域有众多的重金属排放源,如德兴铜矿、银山铅锌厂、花桥金矿、涌山煤矿、冶炼厂和其他建材化工等行业,特别是上游和中游段,Cu、Pb、Zn(铜、铅、锌)年排放量就分别达141、0.5、69.9t,因此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

  历史问题需要长时间解决

  对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治理不是一两年内能完成的,有土壤专家说,无论是种花、种草还是植树,至少要经过40年,重金属才会被吸附。

  实际上,江铜集团对环保方面的投入并不少。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时期,江铜集团的环保投入达56亿元,用于减排、循环经济方面的投入也达到16.8亿元。“十二五”期间,江铜集团在环保方面还将投入18亿元。加上历年为周边村庄及农田支付的污染补偿费及各类支持地方政府的费用,江铜集团近些年在环保投入达百亿元。

  记者获知,包括德兴铜矿、永平铜矿等下属企业在内,江铜集团每年还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下游或周边村庄、地方政府,这些费用的名目大都是“污染补偿费”。

  此外,江西省环保厅还要求德兴铜矿等重点企业要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系,尽快解决沿岸受影响村民饮水问题和受损农田补偿问题,要大幅度提高受损农田补偿标准,保障沿岸群众的环境权益。

  事实上,这些费用的支出只是“小数目”。更大的支出还包括,前文提到的鹰潭三个村、1250人的搬迁费用共计8250万元,江铜集团需要承担一部分。

  与此相关的“重金属恢复治理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除国家下拨的3000万元外,江铜集团需要出资500万元,另500万元则由地方政府配套解决。

  此外,相关的职能部门也会要求江铜集团出资。江铜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收到过环保部门的一张罚单,但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有什么需要企业支持的,只要企业能做到,一般都会支持。”

  据称,企业支持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是因为企业更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就算我们做到全省第一,企业也是弱势群体。”江铜集团有关人士说,企业面临的困难很多。

  比如,在2011年年底“污染门”出现之后,江铜集团也是有苦难言。“我们不是把污染责任推给古人,反过来,江铜集团还得为历史问题买单。”杨志超说,在1979年国家有关法规(指《环境保护法(暂行)》)出台之前,所有企业都是直排。

  之后,国家的相关法规及有关标准陆续完善、提高,但已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不可逆转,现在却要花费巨资进行整治。

  记者获知,江西省政府及上饶、鹰潭等地方政府已对乐安河流域及鄱阳湖流域等重点区域开展整治,并安排了相关的项目资金,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江西将采取争取国家专项治理资金、省财政资金、沿岸各级政府投入和排污企业出资等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

  (熊学慧 徐昙)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