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4次不足最低国债承销额遭财政部点名

2013-06-20 08:5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账式国债承销市场或将迎来动荡。

  6月18日,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申请退出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已获财政部同意,根据国债承销主协议有关约定,中银国际已于6月13日退出记账式国债承销团,而此前其与财政部签订的国债承销主协议也同时终止。

  事实上,业内对于券商等机构退出国债等低收益类债券承销市场的呼声已久。

  一方面,券商受制于资金和渠道劣势,在记账式国债承销业务上的佣金收入较为有限,而国债的低收益特质亦难以让券商在承销差价中赚取点差。另一方面,近期机构间资金面趋紧的状况,已在债券发行市场中出现端倪。日前,已有部分国债在拍卖中出现了罕见的流标现象。

  而随着资金面趋紧的状况迟迟无法改观,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退出国债承销团的机构可能将不止中银国际一家。

  承销商退出

  中银国际的2012-1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业务要追溯到两年前。2011年12月23日,中银国际被财政部确认为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资格。与此同时,还有16家机构的甲类成员及38家机构的乙类成员资格得到确认,其中券商共18家。

  中银国际并非第一家停办当期国债承销业务的券商。2012年3月27日,财政部下发通知,同意渤海证券退出该期记账式国债承销团。而今年3月20日,亦有长江证券等三家金融机构退出国债承销团。

  无独有偶,除了申请退出外,亦有机构选择了变更成员种类,2012年9月5日,银河证券亦经财政部同意,由承销团甲类成员变更为乙类成员。

  “从甲类降为乙类,实际上也减轻了相应的承销义务。”北京某券商固收部门人士表示。

  而在中银国际退出、银河证券申请降类后,2012-2014年的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名单中,作为券商的机构仅剩国泰君安、中信、国海、平安四家。

  多家机构的退出和降级申请,与往年加入国债承销团的积极程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财政部网站显示,2009-2011年期间,尚有不少于8家金融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希望成为国债承销团增补成员,彼时,第一创业证券等三家金融机构入围这一名单。同时,另有光大银行等两家机构由乙类成员升级为甲类成员。

  但情况已发生变化。

  在北京某基金固收研究员看来,当下这一状况,与机构间资金面的紧张态势不无关联。

  “整体上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比较紧张,而降准、降息的预期和信号又不甚鲜明。”该人士表示,“银行作为债券市场中的重要买方,资金趋紧时会压低债券价格。”

  事实上,资金面偏紧的信号早已传出。6月14日,财政部拍卖的150亿元国债中,仅95亿元成功拍出,这是过去23个月以来,国债市场中出现的首次流标。

  “国债、金融债等高信誉类债券的投资者更多用于资金配置,而不是投资本身。”前述固定收益研究员坦言,“在市场资金面紧张时,这类债券就更不受机构欢迎了。”

  记者拨打中银国际定息收益部了解情况,但电话始终未能接通。

  或有更多机构离场

  中银国际等券商之所以从国债承销业务中“抽身”,一方面源于市场资金面趋紧,另一方面则在于国债承销的业务收入并不可观。

  “除了国债外,金融债等高信誉债券由于票面收益较低,因此承销收益空间有限,承销机构的收入往往来自于承销时的佣金。”华中某券商固收经理表示,“但为了销售成功,许多承销机构会把佣金返给买方,而承销本身又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这就可能造成了承销方的亏损。”

  在该人士看来,机构热衷于国债承销的动机,并非追求承销佣金收入,而是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承销国债就像是债券市场中的一枚符号,象征着公司在渠道、业务方面的综合实力。”该人士指出,“许多机构加入承销团并不是为了货币收益,而是为了提高名气和影响力。”

  事实上,在一份中银国际的定息收益业务介绍中,承销国债的历史业绩也确实被其列为重要成绩。该介绍显示,中银国际作为交易所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从2003年至2007年6月底,承销国债总金额为852.2亿元,并多次夺得“标王”。

  虽然如此,但加入国债承销团后,其所必须履行的成员义务也是摆在机构面前的难题。以财政部《2013年记账式国债招标发行规则》的要求为例,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最低投标需为当次国债竞争性招标额的4%;乙类为1%。最低承销额(含追加承销部分)则为当次国债竞争性招标额的1%;乙类为0.2%。

  根据有关规定,最低承销比例一经确定,原则上将3年不变。

  中银国际的退出,或与其承销压力不无关联,2012年第四季度,中银国际两度出现最低承销额不足情况。而据本报记者统计,中银国际并非未完成最低承销额次数最多的券商。国泰君安证券以4次最低承销额不足,成为了被财政部点名最多的承销券商。

  因而有业内人士预计,中银国际的退出,或只是非银机构离开国债承销市场的前哨。

  “承销国债基本不挣钱,市场资金面持续趋紧的情况下,极可能会有更多机构离开这一市场。”前述固收人士指出。

  (松壑)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电商风云2013

电商风云2013

2013风起再起,电商企业如何脱颖而出。

投资者如何看球?

投资者如何看球?

中国足球有望获得国家层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