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走向主导股指走势 能否抵御经济下滑压力?

2012-05-31 08:4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沪深两市连续2个交易日大幅反弹的态势在周三出现改变,两市股指双双出现小幅回调,成交量也出现大幅下降,政策力度能否抵御未来经济下滑也成为了市场人士最为关注的话题。

  受发改委澄清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报道不实消息影响,沪深两市连续2个交易日大幅反弹的态势在周三出现改变,两市股指双双出现小幅回调,成交量也出现大幅下降,政策力度能否抵御未来经济下滑也成为了市场人士最为关注的话题。

  在发改委澄清之后,上证指数周三最后报收2384.67点,下跌4.97点,跌幅为0.21%。深成指报收10162.3点,下跌52.40点,跌涨幅为0.51%。两市全天合计成交161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出现大幅萎缩。

  针对股指昨日的回调,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是出于对刺激政策的预期有所落空所致,而股指后续的走势也将与政策刺激力度能否抵御未来经济下滑风险息息相关。

  齐鲁证券分析师罗春鹏等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速的快速下滑正在调整政府容忍度的底限。为此,中央再次把“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相关对冲措施的出台也明显加快。从中周期的角度,传统的需求刺激政策难以复制;而对经济的短周期调整,二季度同比见底的观点依然成立,“稳增长”将使经济获得喘息之机。在此背景下,融资成本的变化将决定经济的恢复力度和资本市场的表现。而数据显示,事情正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过去一个月内,短期利率显著回落,包括协议存款、理财等银行负债成本也出现了10%~20%的系统性下降;而根据其预测,CPI在6月份回到3%以内是大概率事件,这为利率水平的进一步下降打开了空间。

  而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汤云飞等则认为,目前财政政策处于已经发出但还需要时间落实的“空白”处,反倒是货币政策率先发出积极信号,在房地产调控导致内需不足和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的外需不足的双重压制下,中国经济决策层对其叠加的负面效应估计不足。现在看来货币政策宽松得不及时,但在实体经济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提前宽松化似乎和压制“资产泡沫”的政策主基调违背。但其认为,实体经济面临的严酷局面已经给决策层充分的警示,从降准时间紧接着经济数据公布就可看出,以后一段时间积极刺激的政策将加快推出。建议未来关注基建、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性减税等政策的积极推出。(张志斌)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