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放缓通胀温和 等待股指二次探底回升

2013-04-22 08:4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市场或等待最后一击

  中国证券报:二季度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陈李:二季度市场会上行,但上行幅度有限。我们预计二季度流动性不再继续宽裕,这将制约估值上升的空间。但经济增速环比上升,或将支持企业盈利复苏。我们认为二季度市场将在业绩预期回升的基础上缓慢爬升。由于市场对流动性的敏感度大于业绩提升,二季度市场只能是温和复苏,不会重复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因流动性显著改善带动的大幅上涨。

  未来一两周可能集中体现负面信息。一季报业绩披露期间,非金融行业的2013年盈利预测继续下调;IPO重启传言不绝于耳;5月初检验流动性悲观预期;银监会“8号文”出台导致投资者怀疑,自4月开始表外融资将快速萎缩,社会融资总量可能大幅下滑。

  中国证券报: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房价继续上涨,这对未来政策影响有多大?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否持续?

  朱海滨: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遇到较大阻力,因为各地市场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例如,近期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较快,原因是这些城市过去几年实施的调控政策越来越严厉且新增供应越来越少。因此,我们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可能因地而异,未来2-3个月将是观察政策效果的重要时间窗口。我们认为今年房价将会温和上涨,全国房价将上涨3%-5%,一线城市涨幅则更高。这有利于经济温和复苏。但是,房价不太可能大幅反弹,因为政府将重点控制房价上涨,而且短期内市场供应将大幅增长(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内陆地区)。

  中国证券报:二季度有哪些可以关注的领域?

  陈李:战术上选择周期,战略上配置大众消费。一旦反弹窗口打开,与投资相关的中游行业有望成为亮点。水泥、机械、重卡,都有望出现反弹,但幅度有限。其一,投资者对经济盈利复苏的“弱”预期转变为“正常”预期,耗时较长。其二,流动性恢复“中性”,制约周期股估值上升空间。其三,进入三季度后,有关改革预期升温,经济转型预期继续主导市场。从中长期来看,投资者仍然会对经济转型后的长期机会更感兴趣。

  我们认为大众消费景气周期即将兴起。看好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持续看好医药、食品。其一,大众消费直接受膨胀的流动性推动;其二,决策层的政策改革方向是有力地推动大众收入提高。即使中国GDP增速下降,投资/出口增速可能出现系统性下滑,但消费增速可能得到政策保障而延续,消费在经济中的权重会越来越大;其三,政策指引中,压制政府消费能力,但可能有力保障大众消费能力;其四,汽车、家电的景气周期显然没有结束。

  我们预计,最后的坏消息可能在未来2-3周内兑现。当前市场运行态势与去年10月、11月相似,投资者对越来越多的正面信息感到麻木,看空周期股,但是股价跌不动。或许,市场还在等待最后一击。

  周五成交量放大让不少投资者对未来行情重燃希望,有关海外机构将增加A股配置的说法也受到市场关注,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股市在二季度又将如何表现?本期财经圆桌邀请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瑞银证券研究部副主管陈李三位嘉宾,共同展开讨论。 (朱茵)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