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八年慢跑 水土不服缺乏野心

2012-12-25 10:29    来源:投资者报

  从2004年至今,亚马逊在中国已经慢跑了八年之久。

  日前,亚马逊宣布在中国推出Kindle电子书店,而其借牌出版是否合规招致新闻出版总署的调查。在这之前,亚马逊一直奉行低调策略,它不太做广告,在中国电商如火如荼的价格战打起的时候,它好像视而不见。

  “中国亚马逊本身不发起价格战,因为通常它的价格都是最低的,其他发起价格战的电商其实都是最贵的。”原亚马逊中国物流和供应链负责人黄朗阳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因为它本身品牌都是价格最低的,就像沃尔玛不用宣传自己是价格最低,它也是低价的代表。”黄朗阳2004年在美国亚马逊工作,在亚马逊收购卓越后,成为从美国派回中国的第一个高管。

  不过,亚马逊即便低价也没能得到市场宠幸。几轮价格大战之后,市场老大一路从当当换到京东,在电商领域,京东、天猫风头最劲时,亚马逊低调地排在后面。

  “只能说亚马逊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企业,不追求规模,它最大的缺陷是,不是用创业家的精神去做事,像京东之类的有极其强烈的目标要做到前两名,它不具备这样的野心,如果增长70%到80%,它本身就很满足了。”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先进技术成双刃剑

  亚马逊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其先进的技术系统,2009年卓越亚马逊更是实现了与美国亚马逊所有后台IT系统的对接。

  “亚马逊的系统很强大。库存周转、物流发货等都是物流强大所带来的好处,订单满足客户的程度要比京东和苏宁强很多,这些都是由技术而引起的客户体验和规模效应的体现。”黄朗阳说。

  前亚马逊总裁王汉华挂在嘴边的总是“最全选品,最优价格,最佳用户体验”三个说辞。在电商酣战之时,亚马逊一直在埋头做“用户体验”。李成东表示,亚马逊技术和后台先进很多,用户体验较好,拥有良好的口碑效应。

  依赖先进技术能快速且有效解决问题,但同时过度依赖则缺乏灵活性。此前媒体报道过,亚马逊在对接第三方卖家上简单而僵硬。在现行的供应商和商业模式不成熟的情况下,亚马逊没有比机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商品好坏由供应商决定,过于依赖技术,供应商怕冒风险,因为惩罚的严厉,供应商不能保证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方式,这也是亚马逊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原因。”李成东说。

  背靠美国亚马逊,不缺钱,不缺技术,不缺运营,2004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耕耘,按理说早就是中国第一了。放在全球,亚马逊基本都是所在国家的电商第一名,惟独在中国市场,只是位居三四名。更重要的是,后起的对手如京东、苏宁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增长率上都远远地把亚马逊甩在后面。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