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黄埔军校变奏曲:揭开宝洁两大离职案隐情

2013-02-25 10: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翟峰离职案内幕

  宝洁的权限设置以及问责机制促使很多管理人员萌生了“不拿白不拿”的心态

  自去年11月28日,宝洁方面宣布公司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翟峰因“个人原因”离职,终结了21年宝洁生涯后,宝洁便一直处于质疑漩涡的中心。这一宝洁近年来最大的“人事地震”正式曝光于天下,也引发了此后接连不断的“余震”:中高层流失率上升、研发部门负责人之一的Richard Chen离职便是两大例证。

  然而,事件的导火索——原宝洁中国最核心首脑之一的翟峰离职案真正诱因,却一直未被深究,宝洁方面也以惯常使用的“个人选择”为由未做解释。

  但根据记者从多名接近宝洁方面的业内人士口中所还原的事件内幕,却远非如此简单。

  黄芳透露,曾身居高位、掌握实权的翟峰,被传在任期间似乎有回扣等经济问题,与其妻因矛盾不和后,翟峰妻子一怒之下携有关证据举报到宝洁美国总部。在内部处理和赔偿后,翟峰与公司以“和平分手”的方式宣布另谋高就。由此,除名处理也顺理成章地改为出于自我选择而离职。

  “本身翟峰离职前属于VP(副总裁),职位已经较高。加上负责销售渠道、市场推广的那几个部门一直比较容易捞钱,因而像翟峰这般身家富庶、房产众多的情况不少。试想这样的部门和这样的职位,在此前管辖较松的一段时期里每年手上掌控着数以亿计、十亿计的广告费可以对外投放,仅以广告返点的回扣就非常可观了。”

  黄芳指出,庞大的巨头难免都有这样的困扰,但宝洁这样的权限设置以及问责机制促使很多宝洁相关管理人员萌生了“不拿白不拿”的心态。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宝洁公司非常注重名声,出现这样的事件通常不会选择走法律诉讼或刑事路线的,而是以较为柔和的路数处理,即这样的高管只需把证据确凿的那部分钱款进行退赔后,就可走人。

  “宝洁这次对于翟的处理,也就是顺水推舟,对外以单纯离职的说法解释。虽然处理了一个棘手的案子,但长期以往的上行下效,使得很多人都对商业行为的灰色地带愈发胆大,认为最坏的情况也就是和公司和解后赔款走人,不会进班房。”黄芳表示。

  对于上述说法,宝洁方面未作出进一步解释,仍坚持翟峰是“因个人原因辞职”。

  (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中刘默、黄芳均为化名)

 

  (陈时俊)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