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个主战场

2013-03-28 08: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伦敦金丝雀码头是见证各种货币崛起的舞台。这里,伴随着交易量的不断增加,人民币已经渐成主角。而支撑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背后力量,除了中国经济自身稳步前行的脚步,新战场非洲的开辟,使国际投资者更看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竞争实力。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非洲三国的访问,在金砖峰会上的精彩亮相,使国际货币市场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人民币研究潮。

  伦敦渣打银行外汇高级业务员麦克是笔者的老朋友。最近,这位天性乐观的澳大利亚人讲了一个故事,引发了笔者的深思。麦克的业务是为客户在全球设立各种货币账户。由于人民币国际化渐成趋势,离岸人民币交易账户和点心债,也成了麦克渐渐关注的热点。

  去年2月,麦克在做业务的过程,碰到了一位傲慢的环球500强大型企业负责人。他不无骄傲地说:“人民币想成为国际货币,没门。我们压根就没有打算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仅仅4个月之后,这哥们打电话给麦克,惊慌失措:“哥们,开一个人民币离岸账户要多长时间?”

  麦克得知,这位五百强老大接待了一位来自中国的供应商,极具实力。但此人有个怪癖,不接受美元,一口咬定要用人民币来结算。麦克知道,如果没有人民币账户,这单生意就飞了。

  在伦敦金融街(000402),人民币账户已不再是什么战略考虑之类的东西,而是贸易商和投资银行必备的武器了,它就像空气、水和食物一般自然。

  就在欧洲的银行家仍然在美元和人民币之间权衡之际,就在经济学家用各种先进的数学模型计量人民币交易量之时,非洲的商人,特别是南非商人,已经开始大踏步进入人民币的世界了。他们迫使本国的银行,开办南非货币兰特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为什么不用美元了?他们的回答是:麻烦!

  南非:人民币忠实伙伴

  南非商人克洛格在深圳开办了一家印刷厂,承印超市的价签,之后运回约翰内斯堡销售。身在南非的服装商和家用品商购买价签后,直接通过银行向这位克洛格支付兰特。以往,克洛格接受兰特,然后换成美元,再通过离岸人民币市场将其换成人民币。用他的话说,这个行为是“脱裤子放屁”。因为,他所从事的交易,与美元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人民币,才是给他带来财富的武器。

  开放兰特和人民币货币的直接兑换,对于两国的贸易商来说,意味着交易成本的降低,并降低其外汇敞口的风险。南非当地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中,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开设了兰特和人民币直接兑换项目。这样,克洛格可以直接拿到人民币,以支付他在深圳发生的费用。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投资银行——德意志银行,也闻到了人民币交易的金钱味道,没有任何犹豫就紧紧跟进,开设了兰特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业务。

  截至今日,南非与中国之间的交易,用人民币直接结算已经达到了10%。而在两年前,两国之间的交易完全是美元。据南非商务部报告称,10年前,南非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值为11亿美元,今年则达到了111亿美元的水平,是10年前的整整10倍。人民币在中南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兰特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仍然显得较为昂贵,不如兰特兑换美元的价格划算。这也是南非商人最头痛的问题。尽管如此,人民币的稳定,令商人们感到十分放心。他们说:“至少,人民币不会变得像美元和英镑那般,以贬值为家常便饭。” 

  兰特是个坏小子

  在货币市场中,南非兰特是最臭名昭著的“坏小子”。他的不稳定就像足球场上的非洲球员,走位飘忽、游移不定,一旦奔跑起来,速度极快。自今年年初,由于美元和欧元的贬值行为,南非央行也不得干涉汇率市场,使兰特急剧贬值,以避免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

  上周,兰特价格创下新低,与美元的汇率为1:9.269,这是自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

  兰特贬值有南非经济基本面的因素。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环球市场对南非矿产需求减弱。与此同时,加工出口业务的锐减,使南非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南非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欧洲,三分之一的南非加工出口业务面向欧盟,而深处危机之中的欧洲,自然会拖累。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