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趋严 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正当时

2012-04-24 09:49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可谓风头正劲,其中折射出利率市场化以及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也存在变相揽储和监管套利的隐忧。随着更具针对性的配套监管措施陆续出台,银行理财业务以及包含更广泛内涵的财富管理或资产管理业务将如何变革、创新?

  本报记者了解到,针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已有银行在产品开发中引入创新举措,包括着手研发更为灵活的定投类产品、加大量化投资类产品的发行等。

  产品创新

  2011年,在信贷规模受限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迎来了一个发行高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共有22379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同比增长97%;2008年到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8%左右。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投资范围、项目以及产品期限、收益率的监管的亦是步步紧趋。

  据本报记者了解,针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管理办法》今年将会出台,届时对于理财业务的监管会更加严格、规范。

  “预期今年项目投资的限制将会增多,所以项目收益率可能会有走低的趋势,尤其是下半年。”某大型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加大创新的力度,尤其是在信贷、票据类等传统占比较大的产品受限之后。例如某大型银行去年就曾创新引入北金所挂牌委托债权计划投资的模式。该类产品在去年信贷、票据类产品受限的背景下取得爆发式的增长,投资金额占全年项目投资的近5成。不仅如此,据悉目前该行正在研究与交易所在票据、信用证、融资租赁收益权上的创新业务。

  另外,根据目前银监会的规定,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为5万元,门槛高于基金等其他投资产品并且在灵活度上也有所欠缺。为加大产品的灵活度,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银行正在着手研发定投产品并研究推出具有开放式赎回权的产品。

  “目前中资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大多在一年以内,中长期产品发行较少。短期产品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资金的流动性需求较高。在产品的开放方面,实际上可以考虑加强产品的流动性管理,例如在长期限产品中嵌入赎回的时间窗口,设定在月初、季初等银行流动性压力较小的时间窗口进行赎回。这样以来可以加大中长期理财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上述银行人士还表示。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影响沉寂数年的结构性产品近期也受到一些银行的青睐。QDII产品、港股IPO类产品以及双币套利产品和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的发行也被提上议程。不仅如此,已有银行将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放到国际背景下,例如某大型银行正计划在港建立覆盖亚洲地区的资产管理中心,希望依托快速发展的境外人民币市场研发创新型的RQFII产品以及境外人民币专项理财、境外人民币私募债券等产品。

  此外,不满足于仅获得养老金托管收入,已有银行开始研究开发养老金理财产品。依据新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银行理财经过必要的备案程序可以被认定为养老金产品,成为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对象。分析认为,养老金产品可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切入企业年金投资管理领域的突破口,改变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瓜分这一市场的格局。

  “除上述趋势外,加大与投行务的联动,在私人银行业务端加大针对高端客户的私募股权类产品以及TOT(信托中的信托)类产品的发行也是未来几年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的动向。”上述人士表示。

  业务模式变局

  除产品的创新外,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以及激励机制的改革都是未来银行理财业务谋求更广大发展空间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银行在开展代客理财业务时仍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甚至将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揽储、调节贷款规模的应急性手段;在利益分配方面,经常出现部门之间“打架”的情况。另外,投研能力不足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普遍存在的短板。相对于证券、基金等机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从业人员收入要低得多。

  一家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高层此前曾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最理想的模式应是设置销售、运营、结算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这类公司隶属于银行,但在投资决策方面拥有绝对自主权。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于销售渠道、研发能力的限制,发展这种模式短期内还不现实。尽管如此,目前一些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投资决策以及风险控制体系,在运作上呈现资产管理公司雏形。

  针对目前迅速成长的银行理财市场以及存在的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商业银行开始在内部进行变革,包括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利润中心改革,加大研发投入并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等。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