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公司公开倒卖银行客户信息

2012-12-25 09:30    来源:云南信息报

  昆明某催收公司负责人李一航(化名)近日告诉记者,当催收公司无法为银行把不良欠款要回来时,他们就把客户信息以一条信息20元的价格进行倒卖。而如果客户信息被社会闲杂人员获取,客户信息安全遭到严重泄露的同时,客户的安全也可能存在风险。

  虽然催收是一个合法的行业,但是这个行业客户信息安全以及催收手段等问题都需进一步阳光化。而催收现象引发的倒卖个人信息行为也凸显了我国出台相关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重要性。

  利益驱使

  个人信息竟然被公开叫卖

  在李一航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客户资料上显示,欠款客户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关联人联系方式、欠款金额以及欠款银行等,涉及数家银行的昆明分行。在这份近600条的客户信息名单中,记者看到,客户欠款金额最大接近20万元,少则也有几千元。

  “原本我也怀疑这份客户欠款信息的真实性,但上面部分客户信息和我们持有的客户信息竟然完全一致。”李一航对记者表示,因为部分客户可能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所以欠款可能涉及多家银行。

  而记者也通过随机拨打该份资料所提供的联系方式,也进一步确认了该份客户信息资料的真实性。

  李一航告诉记者,这份客户欠款名单并非直接从某催收公司购买,而是通过一家打印耗材公司买入的。因为这家打印耗材公司和倒卖客户信息的催收公司有业务往来,这家催收公司便通过打印耗材公司来进行公开叫卖。假设这份客户信息就此流入社会“黑恶势力”手中,那事态可能就要进一步恶化。

  “我是某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你是赵某某吧,你身份证号码是……,你欠了某家银行金额……”当客户听到这类信息后,或许已经失去的防备之心。当客户在电话里依然不愿还款时,“黑恶势力”可能会通过名单的地址找到客户的家里,通过骚扰甚至暴力手段要钱,而客户还款的金额最终可能流入私人腰包。

  银行选择与催收公司合作,这本身是合法行为,而且银行会与催收公司签订保密协议。但是,如果催收公司为谋求暴利,把客户信息再度进行倒卖,那就会对客户信息造成严重泄露,甚至客户的安全也存在风险隐患。

  云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周昌发认为,催收公司将从银行获取的客户信息出售给他人的行为,或者他人购买催收公司公民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均会触犯我国刑法规定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或者“收买信用卡信息罪”等。

  催收业务

  道德风险或难以掌控

  “银行将催款收债的事项委托给催收公司,这是一种合法的授权代理关系,催收公司在银行的授权范围内独立行使权利,催收来的欠款也直接归于银行。只是这种代理属于一种有偿代理,当催收公司代理了催收事宜后,银行根据双方的协议支付给催收公司一定的费用。”周昌发认为。

  对银行来说,催收公司的最大作用就是有效降低银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而对催收公司而言,通过成功催回欠款可以获取银行的高提成佣金。

  记者了解到,这个行业的“潜规则”是,银行信用卡中心会在头几个月给客户打电话催收欠款。如果多次催收,客户仍不还款,银行就会将催款业务打包给律师事务所,采取发律师函等方式向客户催收欠款。但银行一般给代理讨债律师的费用是标的额的1%左右,这种“文催”的效果可想而知。

  最终,银行就会将催收业务打包给社会上的专业催收公司。通常,这些追债公司往往挂着“财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名头,追债的职能一般不会被写入经营范围内。

责编:卢一宁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