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存银行 又咋办?

2013-05-06 09:48    来源:人民日报

  负利率时代,该如何化解百姓的理财焦虑?不少专家强调,一方面要开辟多元渠道、规范各类投资市场,另一方面还要跳出理财研究财富增值。譬如增 加劳动收入、尽早实现倍增,即使存银行赚不了钱,但居民对整体收入状况的满意度会提升。再如鼓励创业,通过降低门槛、减少税费等手段,让钱更多地进入实 业,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CPI会越来越高吗?眼下有闲钱存不存银行?对于普通人的疑问,许多专家指出,存银行看起来似乎越存越少,但仍不能否定其主流地位,“钱多钱少,都应存一点在银行”。而其他理财渠道,不论是哪一种,居民都应有清醒的认识,理财肯定有风险,不可能都是只赚不赔。

  郭田勇建议,一般家庭可以选择把20%的资产存在银行,随时满足流动性需求,把50%的资产投资于理财产品、债券等稳定收益的领域,实现财富 保值,对抗通胀,剩下部分选择自己熟悉的投资品种,实现增值。“一般来讲,普通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应以保本型为主,重点选择投资于国债、央票等信誉度较高 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不要选择自己不熟悉的投资标的。”郭田勇说,理财产品很多都是由专业人员运作,普通投资者很难了解里面的具体情况,一旦选择高风险的 理财产品,很难控制和把握风险。

  “从目前实际状况来看,央行在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小,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长期的存款品种和理财产品,有利于提前锁定收益。”郭田勇建议。

  普通居民更关注哪个投资品种好,专家则认为,投资方法对于普通家庭理财显得尤为重要。吴志坚说:“投资产品和理财方式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 的就是最好的。”他认为,普通家庭在考虑投资时,首先要分析清楚家庭的具体情况,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和理财方式,主要应结合家庭生命周期、资产 规模、阶段性投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承受态度)、宏观经济趋势五方面因素进行投资考量。

  “投资者在进行资产投资的同时,也可以考虑通过购买养老、医疗保险来实现理财目的。”赵锡军介绍,事实上,很多家庭存钱、理财都是为了实现将 来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这需要国家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另外,个人也可以购买一些商业保险,当家庭遇到较大支付需求时,通过保险也可以实现 理财目的。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