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三峡全通”信托产品再遇危机

2013-01-18 07: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中信信托旗下“中信制造·三峡全通贷款集合贷款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中信三峡全通信托计划)再次遭遇危机。

  据中信信托公告,该信托计划受托人湖北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公司(下称三峡全通)未能于1月14日按时清偿贷款本息1.19亿元。这是继上个月末,三峡全通未按时清偿上期贷款利息0.75亿元后,该项信托计划再一次触动风险礁石。

  风险警报频响

  中信三峡全通信托计划于2011年12月28日成立,分4次共募集资金13.33亿元。信托期限为18个月,全部为现金形式认购。信托资金全部用于向三峡全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合同规定,该信托计划成立日起,每年6月20日、12月20日,及信托收益权终止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信托受益人进行收益分配。

  中信信托公告显示,2012年6月三峡全通按时偿还贷款利息0.64亿元,第一次收益分配顺利完成。但12月的收益分配却一波三折,三峡全通未按时向该信托计划专户存入当期利息0.75亿元,使得当期收益分配无法实现。

  就在该项事宜被公告披露的4天后,中信信托再次公告称,三峡全通已于12月21日将0.75亿元贷款利息存入信托专户,并于12月31日对受益人实现了当期收益分配。

  本报记者当时致电中信信托,问及是否担忧此信托计划的后续兑付,及三峡全通后续还款付息能力。中信信托表示,12月这次已经按时还上了,后续也不必担心。“作为湖北省第二大招商引资企业,当地政府会尽力保住三峡全通。”中信信托人士对记者表示。

  然而,仅事隔一月,三峡全通再次出现未按时偿还本息情况。

  中信信托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信信托、三峡全通、宜昌市政府三方正在就此事进行沟通。但不能保证此次会像前次公告后第二天三峡全通就能把钱还上。“第二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很遗憾。在尽量沟通。但兑付是没有问题的。”他称。

  三峡全通造血难

  该信托计划的受托人——三峡全通公司,2011年下半年陷入资金周转困局后,一度濒临破产。本报记者曾赴位于宜昌猇亭区的三峡全通实地了解,2012年12月时,整个厂只有1条生产线在开工(见1月3日《三峡全通实地探营:70亿贷款风险未卜》)。

  实地调查的情况显示,该厂上游没有进原料,下游欠客户的订单。公司董事长梁士臣及总经理赵大河先后分别向媒体透露,该厂还欠有各类金融机构70亿元债务。

  在本报对其真实情况进行报道后,赵大河改变此前关于全通运营正常的说辞。他对媒体承认,因为流动资金的问题,目前公司仅能小规模作业,尚不能恢复正常的规模化生产。

  目前,宜昌市政府确实在运用各种方法盘活全通。将赵大河任命为全通总经理,是想利用其曾经营民间借贷公司的融资能力,盘活全通。据记者了解,赵大河频繁找当地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支援。据赵大河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他已争取到7亿到8亿元封闭贷款,产能至少可恢复到月产15万吨。

  一位和梁士臣有过多年生意往来,亦是全通西南区主要客户之一的钢贸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全通陷入困境,除了行业不景气影响外,最大的原因在于投资过大、过快。而资金是有成本的,这势必对其流动资金造成影响。

  但目前全通通过加工生产来自我“造血”能力非常弱,能否通过融资拆借来盘活,上述钢贸业人士表示并不很乐观。

  三峡全通从中信信托计划借得13.33亿元,但其整体负债规模约70亿元。按照合同,上述信托计划于今年8月到期,后续偿付本息压力将会更大。

  该信托计划有宜昌市夷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其持有的评估值不低于30.7亿元的土地作为抵押,抵押率为36.16%。一位信托界人士向记者称,即使该信托计划无法兑付,也足以应对风险,但届时土地是否拍卖顺利及是否存在其他问题还是未知。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