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上债券市场的监管漏洞

2013-04-25 08:38    来源:证券时报

  如果不是牵扯到公募基金,打击债市黑幕可能还只在小圈子内流传;如果不是高层震怒,债市黑幕的打击力度或许仅停留在几个孤立的案件上。因为曝光于公众之前,且有高层的明确批示,债券市场的秩序整饬很有可能成为一场风暴。

  债券市场参与者众、交易量大,却是个封闭且小众的市场,普通投资者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关注。当这个市场充斥“硕鼠”、黑幕频出的时候,便与整个金融系统风险防控以及投资者合法权益关系密切。此次债市整饬,有几个词汇出现频率较高代持、养券、倒券,这几个近似“黑话”的专业术语,包含了债市违法违规行为的所有秘密,也是亡羊补牢的着力点。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了解,代持是两个交易对手之间达成私下协议,受托方为委托方持有某个债券品种,到期后委托方按约定价格回购债券。养券其实是长期的代持,委托方将某个债券长期委托其他方代为持有,不断地滚动操作。在债券市场,代持和养券是司空见惯的行为,业内人士见怪不怪,机构选择代持或者养券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规避监管或者获取更多利益,不一定会涉及到利益输送。不过,代持的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和合规等风险,一旦市场剧烈波动,很容易给各自机构及其客户带来利益损失并引起机构间的纠纷。

  倒券是比代持更为恶劣的违法违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债市的老鼠仓。债市中人通过与自己相关的丙类账户,可以实现机构利益或投资者利益向自己输送的目的。据媒体报道,其操作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机构券种低价卖给丙类账户,丙类账户然后再高价卖出,差价归个人所有;二是手眼通天的丙类账户在一级半市场担当二道贩子,从发行人及承销商处低价获得债券,再加价卖给渴求这类券种的机构。

  债券市场集合了银行、券商、基金、发行企业和政府等各类主体,代持、养券和倒券等行为牵扯到这些主体内的多个层面的人员,规范和监管非常复杂,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多方合力方能收到监管之效。

  无论是代持、养券还是倒券,丙类账户都是重要的通道,因此,要想治理债券市场乱象,首先需要对丙类账户进行严格管理。丙类账户设立的初衷是为欠缺流动性的债券市场增加活力,但在增加债券市场活跃度的同时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2011年下半年相关部门开始对丙类账户加强管理,包括由备案制转向严格审批、提高注册资金的标准等等,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强管理,有一些业内人士建议直接取消丙类账户。

  债券市场各类参与主体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参与主体,急需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富滇银行的债市窝案中,涉案人员便是利用内部流程的漏洞,在外部设立丙类账户,在银行和丙类账户之间进行利益输送。债市中,出现问题的多是内控有欠完备的中小机构,下一阶段监管机构必须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

  鉴于中国债券市场扩张较快,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机构对其员工的管理水平参差不一,对债市从业人员,应该比照公募基金从业人员的管理方法,以弥补机构内控能力较弱的缺陷。债市从业人员自身行为要进行严格监管,比如上报个人信息、交易记录留痕、严格行业准入和违规者市场禁入等等。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巨大的价差,为一级半市场套利者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空间,其背后的症结在于一些优质债券品种的审批制度和发行环节的腐败行为。审批制度意味着债券品种的有限供给,很容易给审批人、发行人和承销商留下寻租空间,一些丙类账户便有机会参与其中,上下其手谋取不当利益。所以,推动债券发行机制的市场化,也是涤荡债市的重要抓手。

  另外,我国债券市场的割裂局面也需要早日解决,各个市场都有各自的监管者,监管机构各自为政会留下监管空白,必须尽快完善管理债券市场的协调机制,实现监管标准和监管方法的统一。 (贾壮)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