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抓捕行动
还有一节课就到午饭时间了,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太康二高)的学生孙科威正与同桌商量要去何处吃饭,两名男子走进教室,径直来到跟前,让他出去一趟。他再也没有返回课堂,同桌后来才知道那两人是便衣。
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太康一高)的学生朱卫亮则是下午放学后被带走的。他刚回到宿舍,学校保卫科老师就过来了,核实姓名后,他被带到保卫科办公室,几名警察正等候在那里,他们一起乘警车离开了学校。
当天被带走的还有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太康三高)的学生耿松杰,他翘课后,去了志高网吧,刚登录上Q Q没多久,进来了几个警察。警察没有理会那些作鸟兽散的未成年小孩,直接把他带走了。
如此这般,2010年12月3日之后,一场大规模抓捕行动在太康县开始了。据公开资料显示,包括学生、老师、村民及家长在内近百人接受了太康警方的调查。与此同时,太康警方的审讯和逮捕大约也持续了半年,共计有30人被送进了当地及邻县两个看守所。
据讯问笔录,警方要求被刑事拘留的学生们交代三年内所有参与的打架斗殴事件及同伙,更多的学生被牵连进来,包括一些已经离校的男孩子。
安全威从太康三高辍学近两年了,一日他与女友逛街时,也被警察当众带走。
家住太康县马头镇的何开通本已高中毕业入伍当兵,因为有学生供称他也曾参与一宗聚众斗殴事件,被太康警方从部队带回。
太康当地的高中生说,那一段时间,几乎任何人,都可能因为交友不慎被逮捕。整个学校都笼罩在恐惧中。
大约一个月后,这些少年被太康县检察院批捕,同日被太康县公安局执行逮捕。太康警方没有出示逮捕证,也没有通知家长。
在后来太康县公安局“打黑办”上报周口市公安局及河南省公安厅的文件中,这30名少年被命名为孙科威涉黑团伙。
2012年1月5日,太康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刘涛在《河南法制报》撰文:“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县成功侦破了省厅督办的孙科威涉黑案件。”
一个月后,太康县法院一审认定,三年来,孙科威及其团伙成员实施违法犯罪活动32余起。作为主犯的孙科威获刑四年零二个月。
孙科威是谁?一个高中学生如何成为河南省公安厅督办的涉黑案主犯?30名少年又是如何成为涉黑团伙成员的?
“主犯”孙科威
2月5日结束的一审判决中,对孙科威个人经历几乎只字未提。综合他外公、他的3个兄弟姐妹、他的小学老师、邻居和朋友们的描述,能简单拼凑出下面的故事:
1992年出生的孙科威是家中四个孩子的老大,他家住太康县朱口镇王集村孙庄,简陋拥挤。在他不到2岁时,他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他被母亲送回娘家,由外公抚养长大。
在外公钟胜强的眼中,外孙孙科威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娃儿,像个女孩一样文静。在村里从不胡来,要是他不求上进,我也不会送他一直读书啊。家里这么穷”。
从小学到初中,孙科威的成绩属于优良,一位初中老师还记得他,“他当时是学校‘快班’的,没听说过爱打架。”
与孙科威一起长大的伙伴初中毕业后都出外打工了,他参加了中考,坚持要上高中,他告诉外公自己要上大学,改变命运。
太康县主要有三所公立高中,孙科威就读的太康二高的教育水准属于中等。该校位于豫东古城阳夏南关,1979年建校,现有53个教学班,学生6000多人,教职工200多人。学校位于多民族杂居的大街,学生斗殴之风颇盛。
学校三周放假一次,钟胜强与孙科威见面次数减少,遑论管教。他说,学校老师从来没有找过他,他一直以为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
老人没有想到,来到县城后,外孙学会了抽烟、打牌和上网,也开始结识了形形色色的社会青年。孙科威为何转变如此之大,现在没人能够讲清。
“他经常不进班,在外面胡混,他认识一帮人,我们要有事或者受欺负了,能请他帮我们助威、捧场,我们感觉比较有面子。”孙科威的几位朋友说。
在太康二高学生中,孙科威、高超群、孙海涛等人和宋留榜、邢占强、张雪涛等人相互对立,各有支持者。
孙科威虽然身材中等且瘦弱,却有股咄咄逼人的狠劲,很少有人敢招惹他。而且他为人仗义,在学生中“颇有名望”,打架能够一呼百应。很快,他就有了一个外号“斗威”,但他从不欺负同班同学,也很少在本校闹事,这一点给老师和同学的印象很深刻。
当孙科威被警方带走后,他的弟弟妹妹震惊了。在他们心目中,哥哥主意总是很大,甚至很顽固。但是,距离犯罪似乎很遥远。
“1128”事件
是一个名叫周刘山的学生引发了这场抓捕行动。
据太康检方指控,2010年11月26日晚,孙科威以其好友吴彭被太康二高学生宋留榜等人打伤为由,伙同尚清风、吴彭等人预谋报复。2010年11月28日下午,三人在网吧集合并准备作案工具,后尚清风等20人手持砍刀和钢管先后到太康二高门口,无故将该校学生周刘山砍伤。
当时,在太康二高学生看来,这不过是同学之间一宗普通打架事件而已。依照以往惯例,伤人者一般会选择赔偿了事。过些时日,被伤者伺机报复“挣回面子”,如此反复,直至其中一方要求讲和,不再打斗。
但这一次事情没有依照惯例进行。2010年12月3日,太康县公安局成立了“1128”专案组介入调查,参与打架的学生被警方迅即刑拘,还有部分学生在胆战心惊几日后投案自首。
当地警方为何大动干戈?
一种说法是,周刘山遇袭后在当地论坛上发帖,自称被校内黑社会重残,要求惩治凶手;另一种说法是周家有亲戚在周口市要害部门任职。但周刘山和他的家长现在都拒绝谈及此事。
周刘山接受调查时称,被砍伤后,他被同学送入太康县人民医院,但医生认为伤情严重“治不了”,他遂转至70公里之外的周口市协和医院治疗。
21天后,太康县公安局刑事技术鉴定室出具鉴定书,周刘山的外伤属轻伤。
综合警方的近百份讯问笔录,可以还原周刘山被砍事件的前因后果:
因为男女恋爱纠葛,孙海涛被宋留榜等人殴打,孙科威一伙遂与宋留榜一伙结下积怨,见面即发生冲突。
2010年11月23日,宋留榜伙同他人砍伤与孙科威一伙的吴彭,后者入院治疗,孙科威等人探病时商量报复之策。尽管11月28日,孙科威因故没有到场,报复行动还是展开了。当天宋留榜没有现身,但在太康二高附近理发归来的周刘山遭到围殴。
在警方的询问笔录中,周刘山自称“不认识宋留榜,只是听说过这个人,见面点点头而已”。但在太康二高学生的印象中,周刘山与宋留榜俨然一伙,他们从校外批发来廉价物件后强卖给同学,如有不从,则以武力威胁,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孙科威虽没有参与围殴周刘山,但警方还是很快将他带走,因为事情闹大了。
交代“犯罪事实”
“放学后,你给我等着!”这是流行于中学男生间的逞凶斗狠之语。如果不是警察找上门来,太康一高的诸多学生还不知道这也是一种犯罪。
太康一高是河南省重点高中,亦有多名学生卷入该案,其中所涉一事令人费解。
据该校学生朱卫亮和曾非凡的讯问笔录,他们原本交好,但朱卫亮不慎将曾非凡的电动自行车遗失,两人因为赔偿金额不一而闹翻,约定在校外解决,方式是“比谁的人多”。
2010年9月的一天晚上,他们各自邀集四五十人到太康一高西区的南河堤“谈判”。当日到场的多名学生说,双方并无动手,因为彼此认识,加之有警车路过,最后各自散去了。但在检方的起诉书中此事被控为聚众斗殴罪。
据讯问笔录,这件事之所以浮出水面,系因太康二高一名被拘学生当时应曾非凡之邀也参与“站场子”,他将此事作为“犯罪事实”供述出来了。
太康县公安局“1128”专案组对每个被传唤的学生都会说两句话:“你与谁的关系最好?”以及“继续交代你的犯罪事实。”
一些获释学生对办案人员的侦查方式记忆犹新(依照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9名一审被判一年左右的学生现已刑满释放)。
“审讯人员告诉我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都是小孩子,说错了也不要紧。”张庆(化名)说。
陈小旭(化名)说:“他们没有打我们,但是从精神上折磨我们,三天三夜不让睡觉,一直用大灯照射眼睛。有时候甚至还用冷水淋我们。”
“审讯人员还对我们进行引诱。”刘洋(化名)说,“在看守所里每天都吃馍馍,咸菜要自己买,但总是被牢头抢走。我们都很馋。提审时,只要我们表现好,警察就会给我们买大饼吃,里面夹有牛肉,可香啦。还给我们买饮料喝,买烟抽。”
这几名获释的学生说,他们虽然在学校耀武扬威,但是进了看守所后都吓坏了,只想少受折磨,“警察让说啥就说啥。”
在此情形下,很多学生依照模糊的记忆供出两三年前的打架斗殴事件和参与同学的名字,即使他们并不肯定,前后口供矛盾。
如警方与太康二高学生宋伟光有如下对话:
“以前讯问你时,你说张浩东、孟飞翔、刘振也参与了这件事,他们确实参与没有?”
“我经常见他仨在志高网吧上网,我印象有他仨,上次询问时我就把他仨说上了。再者,刘振、流琛、孟飞翔他们三个我有点分不清谁是谁,现在确实记不清了。”
甚至许多已经得以和解的斗殴事件也被警方重新立案调查。
太康三高保卫科长王敬义称,在该校操场曾发生一起打架事件,派出所也有来人,因为无人受伤,民警把涉事学生批评教育一顿后就完结了。但在检方的起诉书中此事被控为寻衅滋事罪。
事实上,周刘山被打后一个月,20名涉事学生的家长已经合计赔偿11万元。周父同意撤诉,但已经无济于事。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