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人数十年翻番 网友直呼河南考生伤不起

2012-06-09 08:3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2年的本报一版和今年的一版显示我省考生人数变化。

  2002年的本报一版和今年的一版显示我省考生人数变化。

  网友直呼:河南考生“伤不起”

  记者调查发现:现实没那么悲催,录取率也在上升

  阅读提示

  2002年,河南4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是高校扩招之后新高;201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0.5万,总人数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河南考生真的如此“伤不起”?高校是否可以因此而窃喜?昨日,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一个故事引发的热议……

  昨日,本报在A10版刊发的《十年后“励志姐”再现江湖》的稿件引发众多读者热议。与此同时,稿件中刊登的本报10年前的那个头版标题也无意间成为大家热议的中心:10年前,河南40万考生赶考;10年后的今天,我省高考人数虽然经过连续4年下降,依然有超过80.5万考生赶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10年来,河南高考人数翻了一番。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微博上,本报的这组报道和照片被众多网友转发、评论。“河南考生你伤不起啊!每个孩纸(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有木有(有没有)?十年人数翻了一番有木有?考生数量年年全国第一有木有?梦里挑灯看书有木有?考分比有些省份高一百多分有木有?高考完了木学上,有木有?有木有?……”“外太空滴信使”的“咆哮”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有人甚至哀叹,“为何没有生在10年前”。

  调查

  考生增多,但录取率也在不断攀升

  中原工学院招生处处长苗振青认为,乍一看,河南考生确实很“悲催”:考生规模十年增长了一倍多,总数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但若细细比对,就会发现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残酷”,考生录取比率事实上呈上升趋势:2002年,河南虽只有40万考生,但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也仅有16万人,当年河南整体录取率仅为40%,本科录取率仅为15%;

  2011年,河南高考报名总人数85.5万人,当年77.82%的考生能上大学,全省有近33.34%的考生有望上本科;

  等到了2012年,河南共有80.5万名考生,比2002年多了40.5万余人,但是2012年,我省普招计划共69.3万人,再创新高;换算之后,2012年,我省高考考生整体录取率为86%,普通统考录取率是84%,37%的考生能读本科。这些数据,明显比10年前提高不少。

  “以南开大学为例,记得10年前,我校在河南省每年的录取人数在70名左右,2011年在豫实际招生人数为152名,今年招生计划比去年多了10个名额,达到117名,这是历年南开投入计划最高的一年。其他985和211的高校我知道大都增加了在河南的招生计划。”南开大学河南招生咨询组负责人宗茂坤说。

  解读

  改变的是数字不变的是竞争

  苗振青提出,10年来,河南省招生计划不断增加,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无疑为更多考生带来了就读高校的机会。尤其对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考入本科院校乃至被优质专业录取的机会大大增加。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懈怠。“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可以改变,竞争是永远存在的。这个竞争主要来自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指全国高校中的名校,也是全国发达地区的高校,也可以理解为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传统强势专业。所以,对个体考生来说,纠结于大环境的小幅改变,并没有太大意义。”苗振青说。

  反思

  生源人数“浮浮沉沉”,全国都这样

  在提醒考生要“淡定”的同时,苗振青也提醒高校,需要注意全国性生源萎缩带来的潜在影响。

  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为98.8万,创历史纪录。此后,报名人数连年下降:2009年为95.9万人;2010年为95.2万人;2011年为85.5433万人;今年为80.5807万。也就是说,河南的考生数量,正在经历一个从低到高、再由最高点逐渐回落的曲线趋势。

  全国范围也在经历同样的改变: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050万人,此后就开始逐年减少,1020万、946万、933万到今年的915万,递减趋势明显。并且,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的《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高考规模持续缩小大趋势未改,也就是说,全国高考总人数将持续下降。

  [有人预测]

  部分高校将面临关门危机

  “河南考生人数逐年递减,而招生计划和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这将会加大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苗振青表示。

  山东省也是一个高考大省。但是记者找到的一组数据显示:山东省专科分数线连年下降,2002年专科二批分数线为350分,2010年文理科都只需要190分;到了2011年,这个分数线再次下调至180分。此外,山东省二本一志愿缺额近2万个,近千所院校生源不满,几十所院校遭遇零投档,最后高职出现了4.2万的生源缺口。

  据介绍,去年高考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省市都存在没有完成录取计划的现象。

  于是,有人大胆预测:未来10年,我国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

  [专家]

  已有少数高校

  因生源不足关门

  果真如此?昨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给出了明确答案:这不是危言耸听。

  “已经有学校因为找不到学生关门了,但是没有引起大家重视。”熊丙奇介绍,全国2600多所高校,不少高校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生源减少的压力。即便是那几所国内顶尖高校,也面临着最优秀学生被国外名校分流的压力。对于那些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院校来说,形势则更为严峻,不少已经开始出现招不够学生的尴尬局面。

  对于生源减少的原因,熊丙奇分析,一方面是学生人数的减少——有专家测算,2010年~2020年是中国学龄人口加速下降的时期,其间,学龄人口总规模的年均降幅将达到860万人,平均每年将保持3.23%的下降速度。

  此外,还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这几年国内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接近30万人,其中不少是高中毕业生。有数据表明,2012年,这一群体将超43万人。其二,由于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部分学生认为现在上大学回报率太低,三本或者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也不高,所以就选择放弃参加高考。其三,还有一些考生,即便被一些高校录取,但最后选择了放弃报到。这就是熊丙奇总结的高考中的“三放弃”现象: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

  [建言]

  教育主管部门

  应下放办学自主权

  “高校唯有找准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占得先机。怎样将学校办出特色,改变当下的‘千校一面’的现状,恐怕是各高校所要思考的问题。”苗振青说。

  “生源不足的高校如果不及时改革,就只能等死。”熊丙奇则话锋犀利。

  事实上,一些高校已经着手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据了解,去年8月,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宣布,在全国率先实行注册入学,省内专二批次的26所高职院校不设统一省控线,由校方自行设定录取要求,一档多投,学生、学校实行双向选择。但最终,仍有大批高职高专院校无法按计划完成当年的招生。有人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及质量很难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很多学生选择复读或是直接去打工。

  “温总理说过,‘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只有有了办学自主权,大学才能真正将改革落到实处,应对生源萎缩的难题。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校连专业设置都要经过教育部审批,他们怎么可能办出特色?”熊丙奇表示,当下,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限制太多,改革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放权”。(记者吴战朝王灿实习生袁慧张丛博文记者白周峰图)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