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人民会堂,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作“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专题报告。他旁征博引,回顾实验区的前世今生,梳理探索决策过程,解读规划内容及意义,点出实施中注意的问题。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主持会议。
语摘
春天里 中原梦
张大卫说,关于实验区的有关内涵,宣传单位做了大量报道,“在春天阳光下,这面旗帜迎风招展。”
赵素萍说,要充分认识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是实现“中原梦”的有效抓手。
一次发问
武汉为什么在我们前面领跑?
实验区的概念,怎么让河南先提出来了?
“武汉为什么在我们前面领跑?”张大卫“卖关子”,用武汉强盛的原因做回答——100多年前,张之洞通过兴建现代工业、发展交通,使武汉成了工业重镇,加上百年来形成的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武汉,把我们“抛”在了身后。
为什么河南能够得到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下称航空港规划)?这是对我们河南1亿人民在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长期坚忍追求的回馈。张大卫从另一个角度解释。
他坦言,航空港有很多理想的成分,“我们小时候读过科学家对21世纪的预测,里面就有许多想象。航空港承载了梦想或者叫幻想、理想和无穷想象力。”张大卫认为,新工业革命有一个显著特征:消费者的参与。比如网购,对产品的选择性和实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快递把需要的东西非常快速、低成本地送到消费者手中,是一个新的产业形态。
一项秘闻
关键时刻,北航教授力挺郑州
从萌发到上升为国家战略,航空港到底如何起飞?张大卫清晰描述了它的生长脉络——
2007年,河南首提民航优先战略,并把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后来提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当时郑州东站和郑州机场的规划,将铁路从机场下面穿过去,这个规划理念全国首创,终于引起国家民航局的极大兴趣。
紧接着的关键词,是机场城市。张大卫说,阿姆斯特丹的机场写着三个Y,fly(飞)、buy(购物)和play(玩),都在机场解决,“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综合保税区”不能不提。围绕机场建设的综合保税区国内少有,在全国机场大格局理念保持领先。
然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河南的方案使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一听就着了迷。
2011年4月,在贵阳召开全国航空工作会议。河南获悉民航布局进行战略调整的消息,要在内陆的中部地区选择一家机场,分担北上广三个机场剥离出的中转功能和门户机场的功能。令人惊喜的是,当时推介的就是郑州。
这是一位与河南“素不相识”的北航教授力挺的结果,通过分析经停率、中转率、绕航率,他认为,郑州机场应为国内大型航空枢纽首选。2012年,郑州航空港终于立项获批,2013年3月,一举成为国家战略。
一个展望
“便宜”香奈儿从郑州“出发”
航空港到底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
张大卫举例,比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目前国外高档商品大部分由“水客”带入中国境内。以后,航空港将利用物流中心和电商、网商合作,消费者想买香奈儿的包、雅诗兰黛的化妆品,都可在网上订购,绕过过去分散组织货源的方式,消费者购买时更便宜。这样,郑州就成了全国网购的集散分拨中心。
现在,阿里巴巴,亚马逊,ebay这些网商,澳大利亚航空公司,UPS,法航,澳航这些航运公司,都积极参与。
“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张大卫展望,如此一来,手机不再需要专卖店,很多商场卖货的方式,将逐渐衰落,只需提供少量展示店,销售即可从网络完成。
一次支招
郭台铭半小时勾画航空港草图
航空港凝结了许多人的智慧。
2012年2月,郭台铭先生到洛阳时,张大卫向他阐述了当时关于航空经济的一些想法。在回郑州的路上,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郭台铭进行了“头脑风暴”。半个小时后,他画了一张草图,“你们这个想法太鼓舞人心了,我有很多理想,都可以在此实现,我给你做规划。”
郭台铭说,以后,郑州机场的竞争对象,是香港、仁川、路易斯维尔,你们有信心吗?
当时的张大卫有点“心虚”。郭台铭立刻说,没有这个雄心壮志还行啊,我把电子消费的供应链中心放在郑州。
一份骄傲
航空经济的“河南定义”
什么是航空港经济?“我可以很骄傲地告诉大家,这个定义基本上是咱们‘河南模式’。”张大卫说,最初提出的概念是“以航空运输为载体,吸引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偏好型、关联型产业集聚”,后经讨论,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张大卫还透露了“一字”细节,当时我们争取的是“航空经济”,后来在批复时,国务院分管领导加了一个“港”字,“这一字,增加了河南周边的区域概念,更接地气,更有利地面发展产业系统和航空都市。”(记者 张渝 刘江浩 朱琨)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