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投资频现大手笔 地方发债高达2211亿

2012-09-26 08: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财政融资提速难缓市场资金饥渴

  专家称,财政和信贷放松空间犹存

  地方政府纷纷用“促投资”的方式来实现“稳增长”。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统计,截至9月17日,地方政府债券招标已有十期,发行总金额达221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额度。另外,国家发改委鼓励地方开展项目收益债。

  财政融资提速,意在对新项目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而银行贷款方面则显得谨慎。业内普遍判断,地方新一批项目和企业融资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钱从哪里来是最大问题。

  中金公司首席分析师彭文生表示,目前企业资金面偏紧是不争的事实,地方政府自身资金增长大幅下降,发市政债、争取融资平台贷款和国家项目投资将成为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点工作。另外,财政和信贷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依然存在。

  手笔

  多地基建投资计划“亮相”

  今年9月5日、7日,国家发改委两天集中公布的万亿投资项目犹在耳畔,9月24日,四川又公布了包括2242个重大项目、总额高达3.67万亿元的新投资计划,这一计划的总体量相当于四川省去年全年G D P的1.75倍。

  在“稳增长”政策下,广东、天津、重庆、宁波、南京、长沙等13个省市已纷纷抛出了“促投资”计划,所涉及的金额有10万亿元左右,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头戏。

  但是“目前交通运输建设面临着投资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的双重压力,庞大的资金缺口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预测处处长祝宝良说。

  湖北省发改委方面坦言,该省包括基建项目在内的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缺口平均为3亿元。这表明企业资金面偏紧、资金成本偏高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湖北省今年前七个月财政收入同比增20.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也有市场人士担忧,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很有可能推高汽油、水泥、钢材等基本原料价格,进而拉动整体物价走高。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表示,如果当前仍然摆脱不了站在“供给端”进行经济刺激的思维惯性,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仍可能继续。此外,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会带来公共设施的闲置,浪费大量资源,一些项目还会出现呆账坏账情况,由此对地方财政造成进一步压力。

  今年9月上旬,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和地产联合调研团队赴湖北和湖南两个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考察了武汉、孝感、长沙和湘潭四座城市的政府投资情况和房地产市场最新发展。

  调研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第二季度以来确实有加快,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放松以及企业债增发带来的资金面好转。但是,由于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大幅放缓,以及以高速公路为主导的交通运输投资高峰期已过,所调研的城市基建投资增速未来难以进一步上升。”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