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操纵案下的人造利率:变动一基点进账200万美元
对方的回复是,“好的,原本应该在4.91%,那我再低一个基点。”
一个基点在这笔交易中就是200多万美元[8000万×(0.0001)×91/360(三个月期限)]利得。马克立刻舒展了愁容。
而监管机构公布的一份RBS交易员与报价员以及各类相关人员的通讯实录显示,RBS至少从2006年3月就已经开始频繁操纵LIBOR以及其他全球基准利率,甚至因此形成了一个专业的跨国团队。在通讯实录中,一名交易员抱怨,日元不同期限报价已经完全被上述团队所垄断,尤其是1年期报价,完全是上述团队说了算,“说高就高,说低就低,完全跟市场没商量”。
瑞银也同样如此,一名女交易员为了获得有利于其风险敞口的LIBOR报价,甚至不惜色诱报价员,当然效果良好。根据通讯实录,在2009年5月5日~5月14日之间,该交易员共通过报价员三次操纵3个月和6个月瑞郎LIBOR报价,其中6个月LIBOR操纵幅度从本该出现的55点降至51点,幅度高达4个基点。
LIBOR的“人造”利率
LIBOR操纵案爆发以来,LIBOR报价机制的缺陷开始引发关注。目前LIBOR的管理机构是BBA,该协会的功能在于每天收集18家银行的LIBOR报价,然后进行计算得出当天的LIBOR利率,并通过路透社向外公布。
ADS新加坡一名外汇交易分析师给《第一财经日报》的答案非常简单,“BBA并没有监管职能,因此在管理LIBOR方面非常弱势。这只是一个银行业协会,对银行机构并不具有任何监管权限。因为LIBOR是人治,也就是说这个基准利率本身就是基于观察和报价形成的。”
在监管机构公布的RBS交易员之间的一段对话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论证。在一次低报LIBOR之后,RBS交易员收到了BBA的问询电话,大意为是否觉得LIBOR有过度低报的嫌疑,交易员就此向上级通报,得到的答复是,“没关系”。
因此,包括美国前财政部长盖特纳以及英国金融(FSA)执行部负责人马汀·惠特里在内的高官支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尽管目前各方尚未就由谁替代BBA达成一致,但鉴于FSA基本上已经隶属英国央行,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在英国央行下特设一个单独监管LIBOR报价的机构。
此外,惠特里还提议改主观报价为“以真实交易为基础”。之所以银行报价员能够按照交易员的指示随意调低和调高LIBOR报价,就在于主观报价,很难监督。惠特里在其报告中提出,要将LIBOR的报价基于真实交易。该观点也得到了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的支持。
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金融系教授Terrance Odean则表示,如果LIBOR真要盯住真实交易,则需要可以补充其他的指标来盯住LIBOR,目前可用的指标还比较有限。
(孙红娟)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