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再掀图书价格战:一场欲挽残局的自救

2013-03-15 08:4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被动参战的失利者

  对于当当网而言,成败都始于“万恶”的价格战。

  当当于2010年12月在纽交所上市之初,曾被看做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亚马逊的电商平台企业。然而,就在当当网上市的当天,京东商城与卓越亚马逊便在当当的大本营——图书领域发起了价格战,形成围剿之势。

  当时李国庆豪言,将对京东与亚马逊的挑衅“采取报复性还击”。

  价格战带来的负面效果很快便反映到财报数据上。当当网财报显示,2010年三季度以来,当当网的毛利率从25%一路下滑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10%。相应地,2010年12月上市时还处于盈利的当当,2011年二季度就陷入亏损,且延续至今。

  对此,李国庆极为感叹。据他回忆,“我第一年做图书时折扣平均为7.4折、第二年平均6.9折,现在平均6.5折。无论我怎么改进包装材料、怎么差异化,但是价格战无法回避,这就是零售业。”

  电商评论人宗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图书是标准品,客单价比较低,没有太多竞争力。京东与当当网打图书价格战,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京东以3C起家,图书品类小,亏不了多少钱,而且京东有钱亏。而图书是当当网的核心品类。

  资料显示,2010年至2011年,音像图书为当当网分别贡献了81.67%、67.9%的收入,而京东从2010年底才开始筹备图书业务。京东选择在当当网上市时便挑起图书价格战,让李国庆陷入了两难境地:不参加价格战有可能被踢出局,而参加则面临毛利润下滑的压力。

  此后,面对京东等对手发起一次次图书价格战,当当网只能在“自家门口”迎战。由于在百货、3C等品类没有优势,当当网又无法将战火引入京东等对手的腹地。

  当当网内部人士表示,过去的价格战,当当网都有参与。3月底,当当网会在服装、母婴等主要战略品类上有大动作。

  战略谨慎错失扩张机会

  与上市之初的高调表现相比,2012年,李国庆再与刘强东(微博)微博“叫板”时,遭遇了刘强东的无视。

  一位接近当当网的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当在战略上失误很多,给对手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会。

  2007年是个分水岭年。这一年,京东获得今日资本徐新的青睐,拿到首轮1000万美元融资后,启动大规模物流建设体系。刘强东的经营逻辑是,“在不该赚钱的时间点赚钱的公司都是愚蠢的”。从2008年以后,刘强东便高举“谁有钱谁就能获得更大市场”的作战方略。

  而当当网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平台电商领域,当当网以B2C结合品牌入驻的形式构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以“稳扎稳打”的方式慢慢扩张。

  刘强东冒进扩张的理念与李国庆稳健经营的哲学背道而驰。在2009至2010年的金融危机寒冬期间,当当网甚至压缩了市场费用。一进一缩之间,京东趁机崛起。

  资料显示,2009、2010年两年,当当销售额年度增长率分别为90.3%、56.5%,而京东年度增长率分别高达203%、155%。2011年,当当网总销售额仍停留在36.19亿元,而京东的净销售额已冲至210亿元。2012年,京东销售额突破600亿元,而当当网仅为51.9亿元。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