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要求每周召开主席办公会 勤政或不输郭树清
财经国家新闻网记者 曲瑞雪
执掌中国证监会短短506天之后,在沸沸扬扬的传言中,被投资者们贴上“改革者”标签的郭树清于3月17日卸任证监会主席,原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成为继任者。
现年55岁的肖钢曾是央行系统最年轻的局级干部,40岁时已是央行副行长,金融系统最年轻的副部级,五大行最年轻的“一把手”,更是五大行掌舵者中唯一一位中共中央委员。
履新当日,肖钢一句“保持资本市场政策的连续性”的表态,即打消了市场因监管层换帅而引发的政策转向恐慌。从中似乎可以窥见肖钢对市场心理的把握。
但此后,除了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外,一周来再也没有肖钢的新举动传出。《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证监会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近日证监会办公厅已经知会部分科室,称眼下新主席还在了解情况,所以暂时不要向主席上报请示、批文等。
在深入摸底之前不轻易“出手”,似乎正符合肖留给外界的“作风稳重、谨慎”的印象。
此外,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肖钢已经明确要求,证监会今后每周一都要召开一次主席办公会。在肖钢之前,证监会的主席办公会大多都是不定期召开的。最勤政的郭树清任主席期间,主席办公会的召开频率也几乎达到了每周一次,但仍是不定期召开的。该内部人士称,由此推断,肖勤政的程度或将不亚于郭。
但中国股市,愈往前走愈将面临利益盘根错节的“深水区”,面对这些,从“改革者”郭树清手中拿过接力棒的肖钢会有多大魄力继续深化市场制度改革?千头万绪之中,肖钢将如何开局?
严格监管执法
盘点肖钢面对的诸多市场沉疴,首当其冲的便是公司治理问题。
“中国股市问题的核心就是公司治理水平较低,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较差。”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恰是中国股市一直在2000点附近徘徊的根源,也是监管者需要更多发挥作用的地方。
李迅雷指出,有的公司上市就是一个“包装”过程,其中充斥着很多假冒伪劣的东西;有的企业虽然进入世界500强,但透明度却不够,且“一股独大”现象明显,普通投资者没有话语权,得到的回报也很低。
而导致公司治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关键,业内其实心照不宣,那就是监管执法不力。
以2009年为例,监管部门当年共查处违规案件53起,较2008年的50起有所上升。但就处罚方式来看,仅有13家被处以现金处罚,最高的仅罚了500万元,其余均低于100万元。而公开谴责、公开警告等处罚方式则是使用最多的。有的甚至语焉不详地表示“做出了相应的处罚”。
针对上述种种,郭树清在上任不久即重拳出击:对内幕交易“零容忍”——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也正因为如此,郭树清执掌证监会的完整一年——2012年,成为证监会执法力度最大、查办案件最多、移送刑事追责案件最多的一年,监管部门为市场清理了一批害群之马。
2月22日,证监会通报了2012年稽查执法情况,全年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件,比2011年增长31%;新增案件调查316件(含涉外协查案件60件),比2011年增长21%;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3件(其中24件央批案件),比2011年增长32%;对195名当事人作出了行政处罚,涉及罚没款共计4.36亿元,比2011年增长24%。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