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交所深陷举报风暴

2012-05-18 09:2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郑州文交所

  昨日,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下称“郑州文交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公告,以澄清日前已被传得沸沸扬扬的董事长王迪携款2亿元出逃事件子虚乌有,然而,这仍不足以打消投资者对它的疑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一份由多名该文交所投资者签名并摁下手印的举报信,已被发至中国证监会、河南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投资者在信中要求“调查、取缔郑州文交所”。

  这份举报信直指郑州文交所涉嫌造假、敲诈等行为,并列举了相关事例作为支撑,而就举报内容,郑州文交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在随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不同的回应。

  尽管目前无法断定举报信将会对郑州文交所产生何种影响,但由于距离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最后时限的6月30日已不到2个月,此时的举报显得更加敏感,而曾经蜂拥而至的投资者,为何转身走上这条举报之路?

  《王铎诗稿》旧事

  43岁的李朝建是来自浙江宁波的一名投资者,他告诉本报记者,先前,其为当地一家银行的储户,该行工作人员告诉他,郑州文交所推出了一批份额化文化艺术品,建议李朝建购买。于是,他用30万元购买了《王铎诗稿》的一份份额化产品。

  与李朝建类似,本报记者查询发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参与了郑州文交所首批份额产品的申购。而除了《王铎诗稿》,郑州文交所首批推出的份额化产品,还有《蓝田泥塑》和《全辽图》。

  根据郑州文交所规定,每套产品均被分为200份,其中的40份,由该套产品的原持有人或收藏人所有,真正可用于被投资者购买的产品,仅有160份。

  郑州文交所发布的上述产品的销售说明书中,《蓝田泥塑》、《王铎诗稿》、《全辽图》的销售定价分别被确定为3000万元、6000万元、9000万元。这意味着,上述产品的单份售价分别高达15万元、30万元、45万元。

  高昂的售价并未阻挡住投资者们的热情。部分投资者甚至专门乘飞机从深圳、上海赶到郑州开户。最终,《蓝田泥塑》、《王铎诗稿》、《全辽图》三套艺术品各自流通的160份份额化产品,分别约以7.42%、7.5%、12.36%的中签率被投资者抢购。

  高昂的发行价格与不到10%的中签率,折射出的是当时场面的火爆。部分未能抢购到上述产品的投资者甚至到处打听是否有人愿意转让名额。来自上海的一名投资者则表示,愿意将自己已经中签《王铎诗稿》的一个份额化产品名额,以溢价8万元即38万元/份的价格转让。

  彼时的郑州文交所,同样因“国内第二家采用份额交易模式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而受到关注。

  来自河南省工商局的注册资料显示,成立于2010年11月9日,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的郑州文交所,全称为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迪。

  与此同时,国内文交所也开始到处开花,除此前成立的天津文交所外,上海、深圳、湖南、山东、成都等地也分别成立各自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发展文交所,成为各地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尝试文化产权交易,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新途径。

  但此时,高调开业的郑州文交所却开始陷入出师不利的舆论漩涡之中。

  第一个漩涡便是“涉嫌违法从事文物经营活动”。

  国家文物局2011年4月26日向河南省文物局所发一份名为《关于调查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从事文物经营活动的函》[办博函(2011)242号]显示,就在当时,郑州文交所对外发布首批份额产品不久,国家文物局便致函河南省文物局,指出依据《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规定,郑州文交所所销售的《王铎诗稿》、《全辽图》涉嫌违法从事文物经营活动,并要求河南省文物局予以调查核实。

  突然发生的意外令郑州文交所元气大伤。当年7月3日,该所发布第二批份额产品《南泥湾》、《开渠雕塑》,但首期认购均不成功,最终不得不发布候补认购公告。

  内幕交易疑云

  彼时,关于郑州文交所涉嫌内幕交易、借发展文化产业圈钱的说法开始在投资者中间传开。而上述举报信则是自份额产品而来。

  举报信中称,郑州文交所发布的首批艺术品份额产品,刻意隐瞒了实际持有人姓名,郑州文交所之所以不愿意公开披露首批艺术品份额产品原持有人,真正原因的是,上述三个产品均为郑州文交所董事长王迪的“熟人”拥有。

  另一封由匿名投资者发送的邮件更直指,《全辽图》的幕后持有人为赵志国,而赵志国则是由王迪任馆长的龙门博物馆的员工。该邮件甚至称,王迪出版的多本图书及杂志上,均曾多次出现赵志国的名字。

  然而,郑州文交所管理人士随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龙门博物馆确有名为赵志国的员工,但他同时表示,郑州文交所与龙门博物馆并无业务关联,自己跟赵志国并不熟识,无法确认龙门博物馆职工赵志国与《全辽图》持有人是否为同一人。

  来自龙门博物馆的一份宣传材料则显示,龙门博物馆的藏品,也包括《王铎诗稿》。

  “首批三个产品的背后,都跟王迪有很大关系。一个号称要振兴文化产业的交易所,却借着国家振兴文化之名,圈钱、牟取私利。这是我们作为投资者难以容忍的。”10多名投资者在举报信中说。

  针对此说法,上述文交所管理人士解释称,无法证实上述藏品的幕后持有者与王迪有关,“法律上承认是谁的,那它就是谁的。”他认为,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单纯的推理和主观臆断,都将被认为是无效的。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