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盲人摸象 2012年净息差回落到哪里去?

2012-04-12 10:03    来源:银河证券

  2012年净息差回落到哪里去?

  净息差的主要决定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因素和制度因素。宏观因素为经济增速、利率、货币政策等;制度因素包括:集中度、资本充足率、信用成本等。

  2012年,货币和信贷回归正常,但经济增速下移将诱发净息差回落。一是经济下行使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减弱,贷款收益率提高的难度加大。二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资金市场收益率下降。三是经济下行使得央行货币政策将进入降息通道,银行利差将会逐步回落。2012年银行业净息差将回落到哪里?

  11年,中国银行(601988)业净息差2.7%,低于其他国家

  从2005到2011,中国银行业净息差最低2.29%,最高3.03%,2011年达到2.7%,低于"金砖四国"的其他国家。2011年俄罗斯为6%,巴西8%,印度4.3%。

  2010年4季度开始,中型银行净息差独领风骚。中型银行中,民生、招商最高;大型银行中,建行最高,其次是工行,中行最低;小型银行中,宁波最高,依次为南京、北京。

  国际比较看,美国银行业净息差07-08年触底后开始回升。从1983年-2007年,净息差从期初的3.7%提高到1993年的最高值4.91%,随后持续回落,2008年下降最低点3.25%,2009年再次回升。英国汇丰控股集团净息差持续回落。11年下降到2.51%。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的中期和长期主要决定因素

  长期看,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主要决定因素:经济增长率(滞后一年)、通胀率(滞后一年)、利率和贷款增速(反向)。行业净息差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

  中期看,净息差核心解释变量是:经济增长率(滞后两个季度)、基准利率(滞后一期)和贷款增速(滞后一期),基准利率的变动可以解释75%的净息差的变化。

  美国银行业净息差的中期主要决定因素

  美国银行业净息差(季度)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率、通胀率、贷款增速、存款增速。通胀率代替基准利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实证表明:美国的利率是市场化的,银行对存贷款议价能力非常高,净息差同贷款增速呈负向关系,而同存款增速呈正向关系(实证同理论相左)。

  中美两国净息差的实证经验得到一致性结论

  中国和美国的样本得到一致性结论:净息差主要由经济增长率,通胀率(或基准利率),贷款增速及存款增速来决定。

  美国银行业净息差决定因素同我国基本相同,但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上有区别,核心解释变量上有差别,主要反映在存款增速和贷款增速方面。

  12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逐季回落,回落程度同降息相关12年上半年,我国增长和通胀双下行,净息差逐季回落,下行空间不大。依据净息差决定模型,如果不考虑降息,净息差下降2bp。

  如果考虑到降息,回落幅度扩大。

  如果降息1次,降25个基点,行业净息差回落10个基点;如果降息2次,降50个基点,行业净息差回落20个基点。依据各家银行净息差对利率的弹性大小,如果降息,兴业、浦发净息差下降幅度最小,而民生和招商的下降幅度最大。

  净息差下降10bp,净利润下降只有3%,负面影响小其一、在2011年净利润分解中,净息差对业绩贡献只有20%,而规模扩张、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对业绩贡献合计达70%。其二、即使不降息,净息差自然回落10个bp,净利润下降只有3%,对业绩负面影响小。其三、如果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净息差下降10个bp,净利润下降3%。对上市银行的负面影响在(-2.3%,-3.5%),招商、民生影响最大(-3.5%),浦发和兴业的影响最小(-2.5%),相差无几。

  投资建议

  2012年银行业没有太大问题,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全年业绩将维持在15%-20%之间。信贷规模增长14%-15%;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增长40%左右;不良率保持稳定,继续维持在1%左右;本报告也得出结论:净息差逐季下行对业绩负面影响小,即使利率降25个基点,净息差降10bp,净利润也只降3%。我们认为:在逆周期监管的框架下,资本监管将放松,预测全年业绩增20%。

  11/12年,上市银行PE/PB分别为:6.86/5.74,1.27/1.12。银行业确定业绩增长,较高安全边界决定其下行风险极小,银行股已经处于中长期投资价值区域。2季度,谨慎看多银行股,重点推荐品种为:华夏、民生和建行。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