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降 投资者仍大有其人

2012-04-24 09:47    来源:中国网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根据普益财富的监测数据,上周(4月14日~4月20日)30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227款理财产品,较前周减少52款,环比下降18.64%。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仍有保证,但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下滑趋势较为明显,且各投资期限理财产品市场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全线下滑现象。短期产品仍是市场主流,且投资门槛有所降低。

  投资者仍大有其人

  普益财富的监测数据显示,在4月14日至4月20日发行的227款理财产品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据市场主流。1个月(含)以下期产品共发行7款,市场占比为3.08%,与上周发行数持平,市场占比增加0.57%;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19款,市场占比为52.42%,较上周减少48款,市场占比减少7.43%;3个月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62款,市场占比为27.31%,较上周发行数减少1款,市场占比增加4.73%。

  Wind分析指出,市场此前曾一度出现“3月以下期限理财产品受冲击,收益普遍缩水”的观点。然而,事实上短期理财产品并未受到外界传言的冲击,相反2月的发行数量相比1月还出现了大幅增加。

  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多家商业银行网点时发现,虽然当前的CPI数据有所下降,但是普通投资者仍旧时刻担心自己的财产缩水。由于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错,今年不少投资者还是将自己的大部分资产投资其中,只是在选择产品期限上更钟情于3个月至6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

  投资者王女士称,“我觉得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更灵活一点,收益率也还可以,如果着急用钱也能随时拿出来。”Wind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1个月以内产品到期平均收益率3.67%;1个月至3个月产品到期平均收益率4.96%;3个月至6个月产品到期平均收益率4.79%;6个月至1年产品到期平均收益率4.69%;1年至2年产品到期平均收益率4.20%。1个月以内产品多为“节假日”产品,可视为非正常期限产品。其他正常期限产品中,1个月至3个月产品到期平均收益率最高,短期产品仍有优势。

  市况:结构性产品受青睐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大部分集中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协议存款、期货担保金、大宗购买担保金和短期融资券,随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资金面的进一步宽松,货币市场工具收益率下降,使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出现下降。

  个人存款占比上升

  因此,多位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当前大部分银行和投资者,对于那些直接投资股票的理财产品均持谨慎态度,而普遍青睐结构性理财产品,间接分享资本市场投资收益。根据普益财富的监测数据,在4月14日至4月20日发行的227款理财产品中,保本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64款,市场占比为28.19%;非保本型理财产品163款,市场占比为71.81%。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沈月介绍,“今年一季度,我们基本上不怎么销售股票投资类理财产品,将销售重点放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及开放式理财产品,尤其是结构性理财产品。”

  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今年以来银行保本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占比持续上升。去年四季度,保本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在新发行理财产品中的占比为35%,今年1月、2月已上升至38%和41%。从前两个月银行新增存款数据中也可以看到,个人结构性存款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通常先进行一笔存款,再使用存款利息收益进行投资,以此达到保本目的。因此对于发行此类产品的银行来说,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将给银行带来一笔稳定的存款。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