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松原事件始末:铁成粮业两亿资产反复抵押
4次离奇抵押,涉案1.8亿
铁成粮业濒临破产被查封,董事长包铁成“跑路”被通缉,朋信经贸的3000多万高息借贷只是冰山一角。在农发行3位行长的穿针引线下,沦为铁成粮业贷款垫背者的企业,至少有4家,总额近2亿,其中包括云化天国际化工有限公司,金额达9000万。
“不止你们这家3500万的,还有云天化的9000万也没有还。”农发行松原分行副行长赵玉在他们多次追问下,透露了相关债权人的情况。
对此,理财周报记者致电云天化(600096.SH)董秘冯驰证实,他表示,“那是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和铁成粮业签的,属于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跟上市公司无关,跟我们是兄弟公司,买卖合同确实是9000万。”
“我们的3000万加上云天化的9000万,正好是用来还铁成粮业欠农发行的1.2亿贷款。”朋信经贸副总经理沈先生称。
蹊跷的是,无论是寻找朋信经贸,还是云天化集团,农发行为铁成粮业牵线贷款的过程几乎不留痕迹,没有出具任何证明文件,只有几个行长信誓旦旦的口头保证。理财周报记者多次致电农发行松原分行办公室,试图求证,一直无人接听。
不过,理财周报独家获悉的一份铁成粮业与农发行签署的抵押物清单,彻底暴露了农发行的身影。在每一份清单的落款处,都盖着刻有“农商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支行”的印章,以及该支行行长张向东的个人专用章。签署时间集中在2011年11月和12月。
这份四五十页的抵押物清单,涵盖了土地、仓库、交通工具、动产等铁成粮业的资产,评估总值超过3亿。
朋信经贸的“讨债”牵出了农发行的一条民间借贷链条,使用手法相似,都是农发行做中介,铁成粮业反复抵押同一批标的。据了解,铁成粮业抵押给农发行的这批粮食,除了质押给朋信经贸和云天化,还作为抵押给了吉林省担保公司借款5400万。也就是说,铁成粮业的同一批粮食反复被抵押4次。
“铁成粮业将与我们签署买卖合同的标的,再次卖给云天化。”朋信经贸负责人称,“这个情况,农发行是知情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标的在以买卖合同形式抵押给朋信经贸时,正处于农发行抵押之下。据业内人士介绍,按照相关法规,标的处于银行抵押状态,是不允许进行买卖。农发行在明知该资产已被抵押的情况下,还明目张胆的多次牵线以致资产反复抵押的行为,涉嫌违规。
包铁成潜逃后,吉林省担保公司、朋信经贸、云天化国际公司等多家企业向农发行“讨债”,据了解,目前还有多位自然人也加入向铁成粮业“讨债”的行列。而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已知的朋信经贸、云天化国际公司和吉林省担保公司对铁成粮业的借款就达1.8亿。
农发行擦边球
因包铁成“跑路”被通缉导致铁成粮业债务案件中,农发行一直是以中间介绍人的身份出现,名义上以委托贷款的形式牵线,实际上却并未行委托贷款之实,农发行未留下任何凭据。
铁成粮业的一系列债务纠纷也只能称得上是高息民间借贷,但农发行吉林省松原市分行和前郭县支行的三位行长却以银行的信用大打擦边球,让多家企业陷入其中。
“委托贷款是由银行以及借贷双方一起签订三方协议,具体条款由借贷双方商定,风险责任自负,银行不承担信用风险,但资金一定要从银行过,银行负责过账、付息和结算,很多客户都是银行牵的线。”广东某城商行行长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而在朋信经贸与铁成粮业的借贷中,农发行工作人员负责牵线,后期借贷过程农发行却并未参与,资金也是直接从朋信经贸转入铁成粮业账户,并未经过农发行。
“这种情况应该不是委托贷款,属于两个公司之间的借贷款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民间借贷’。”上述城商行行长称,“但农发行工作人员不应该用银行的信用做出承诺。”
就在转账成功的第二天,朋信贸易发现包铁成失踪,并向农发行提出报案的想法。“农发行几个行长叫我们耐心等待,一直拖延了十几天,故意耽误报案。”
这个时间差成了包铁成逃逸的大好时机,而农发行也利用这个空当避开报案导致的账户冻结,用收到的资金弥补包铁成的贷款窟窿。
“农发行几个行长设局,把包铁成的不良贷款转移给我们,掩盖了他们失职的事实。”朋信贸易负责人坚称。
连环贷款背后,铁成粮业和农发行到底存在怎样的利益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铁成粮业的主业是收购、销售玉米等杂粮。该公司的名称还出现在农发行官网显示的2011年农发行系统黄金客户名单上。今年6月,农发行吉林分行举办《银企诚信合作协议》,铁成粮业董事长包铁成作为受邀请的274家优质开户企业代表,在签字仪式上发表感言:“只要我们诚实守信,就不用托人找关系,农发行的确是一家负责任的政策性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置不良贷款当中,农发行存在违规经营的“前科”。多起处理准政策性不良贷款案件被媒体曝光。2010年,农发行遭到国家审计署调查,发现其资产涉及违规经营问题达93.84亿,涉嫌违法犯罪案件和严重违规问题有19件。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