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PMI升至50.9%低于预期 制造业仍然疲弱

2013-04-02 10: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数据显示制造业仍然疲弱,预示经济复苏较为脆弱

  记者 方烨 北京报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4月1日发布,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

  虽然3月份PMI创11个月新高,但低于52%的市场预期。有机构分析认为,3月份PMI回升主要因为春节效应导致2月份数据偏低。而分项指标看,需求仍然偏弱,制造业整体走势延续开年以来的疲弱态势,预示整体经济复苏较为脆弱。

  数据 指数低于市场预期

  3月份除个别指数外,PMI的主要分项指数均现回升。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4.9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3月份PMI回升主要受益于出口回升带动新订单和生产这两个分项指数的回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3月份PMI指数上升,改变了1至2月持续小幅回落态势,预示未来经济总体走稳。从市场需求方面看,投资与出口增速有所加快,与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提高相吻合。受订单增加的支持,预计企业开工率将有所提高。当前投资、出口增长都包含一些不确定因素,一季度包含春节影响,数据波动偏大。从目前数据看,经济运行大体平稳,对未来变化还需密切监测。

  同日发布的3月份汇丰PMI录得51.6,比2月份提高了1.2。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认为,中国经济复苏正在持续,主要得益于国内需求状况的逐步改善。而投入价格的小幅回落表明当前需求的复苏仍然十分温和,且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同时,鉴于持续的外部不利因素,决策者应该保持相对宽松的政策基调。

  然而市场对这一数据反映偏于悲观。良运期货称,在3月份中旬,市场对于3月份PMI的预期值是52%,可以说终值明显不及预期,这就导致了近日天胶价格的小幅下行。申银万国高级分析师孟祥娟认为,2005年以来,今年3月份是PMI环比1至2月份均值回升幅度最弱的一年,显示3月份经济在回暖,但是相比往年旺季偏淡。

  春节效应的消失被认为是3月份PMI回升的主要原因。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分析说,从PMI序列本身的季节性来看,在春节当月低迷之后,第二个月数据反弹为大概率事件。从历史研究显示,3月份比2月份的均值高出3个百分点,今年3月份仅有0.8个百分点的反弹,整体数据偏负面。

  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季节效应和假期效应可能是PMI反弹的原因。PMI自2005年有数据以来每年3月份都出现反弹,虽然近年来其季节性因素可能因统计部门对其进行调整而有所下降,但季节效应有可能并未完全消失。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